(华盛顿10日讯)美国商会国际事务负责人布里连特表示,如果有关中国未兑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采购承诺的磋商失败,拜登政府将考虑一系列选项,包括可能导致新关税的新贸易调查。
路透社报导,布里连特当地时间周三告诉记者,政府还可能与欧洲和其他盟友更密切地合作,向中国展现出统一战线,要求其为国际企业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供应链瓶颈的干扰,美国周二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在贸易协议中承诺的购买目标只实现了不到60%,远未达到两年内将购买量从2017年的规模增加2000亿美元(约8370亿8000万令吉)的承诺。
布里连特称,美国商会支持政府与中国官员举行会谈,要求他们遵守第一阶段协议中的承诺。
“但是,如果这些磋商不能成功地让中国落实协议中的条款,那么我确实认为政府可以考虑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工具。”他说:“政府正在考虑一系列选项,目前我们不支持其中任何一个选项,选项可能包括301条款行动和类似行动。”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利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号条款,在2018年和2019年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关税。该法规旨在打击贸易伙伴的不公平做法。
路透社记者无法立即联系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置评。在去年10月宣布中国贸易策略时,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并未排除实施新关税行动的可能性。
布里连特指出,美国政府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应该与商界和盟友协商。他说:“任何针对中国的行动,如果不是以多边方式进行,不与欧洲以及我们在亚洲的朋友合作,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成效。
”
仅完成57%采购目标
美国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扩大450亿美元(约1883亿4600万令吉),或14.5%,至3553亿美元(约1兆4870亿7260万令吉),为2018年创下4182亿美元(约1兆7503亿3420万令吉)纪录以来的最大逆差。
2020年对华贸易逆差达到3103亿美元(约1兆2987亿2960万令吉),为10年来最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朗,对2021年美国统计局的最终贸易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仅完成了整两年商品和服务采购目标的57%。
根据分析,中国对第一阶段协议中所涉及商品、能源和服务的购买规模,甚至不足以回到2017年基线水平。受报复性关税影响,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采购在2018和2019年减少。布朗称:“换句话说,中国对特朗普协议中作出的2000亿美元增购承诺的执行率为零。”
他的分析显示,中国的农产品采购量超过了2017年的基线规模,但也只达到了739亿美元(约3093亿106万令吉)的该类产品两年增购目标的83%。
2021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较2020年跃升716亿美元(约2996亿7464万令吉),增幅16.4%,达到5064亿美元(约2兆1194亿8650万令吉),为2018年以来最高。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加266亿美元(约1113亿3164万令吉),或21.3%,达到创纪录的1511亿美元(约6324亿1394万令吉)。
美国12月对中国出口降至134亿美元(约560亿8436万令吉),上年同期为145亿美元(约606亿8830万令吉),11月为161亿美元(约673亿8494万令吉)。
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他们对中国未能兑现采购承诺正失去耐心。官员表示,中国继续就这一问题与美国官员接触,但华盛顿正在寻求“具体行动”,而不是“为谈而谈”。
呼吁中国采取“具体行动”
美国官员表示将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其表现出就购买承诺达成协议的“认真意图”,但也承认该协议的框架没有给他们提供多少手段来执行购买承诺。
无论谈判结果如何,美国官员称将继续解决中国国家主导型经济的核心问题,同时通过市场多元化以及与盟友和伙伴合作,来提高美国的竞争力。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一名发言人上周表示,尽管面临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和供应链中断问题,中国一直努力实施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本周一在例行记者会上并强调,原则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没有赢家。
他说:“美方应同中方一道努力,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