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2日讯)周六是印尼的蜡染日,而蜡染是能代表印尼的艺术之一。该国首都雅加达四处可见蜡染衣,但少见这项工艺,有公众曾打造蜡染村,如今转型为工作坊,让蜡染在首都成为活文化,不只是商品。
台湾中央社报导,印尼称Batik为蜡染衣,既是国家庆典、会议、婚礼等场合的正式服装,也是日常便服,公务员每周至少星期五穿蜡染衣,许多民间公司行号以蜡染衣为制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9年也将蜡染工艺登录为非物质文化资产。
蜡染衣的图案缤纷,色彩斑斓,其实大致分为两大类。在雅加达南区帕尔巴图村(Palbatu)开设蜡染工作坊的哈里安托接受中央社访问时指出,蜡染有很多不同图腾,但基本上分成内陆蜡染、沿岸蜡染。
哈里安托称,蜡染可溯至中世纪印尼最早出现的统治者三佛齐王朝(Sriwijaya),以及后来的满者伯夷(Madjapahit)、马打兰(Mataram)等王朝,当时蜡染设计为王朝专用,多是偏深的巧克力色系,加上些微蓝色元素,称为内陆蜡染。
他指出,蜡染的使用随王朝的迁移而流传。不过,王朝不准他们的图腾为外界使用,民间自然而然发展出不同图腾,同时融合随著航海贸易带来的外来文化,而混合中国、阿拉伯、印度等地的风格,产生颜色对比性强的设计,称为沿岸蜡染。
虽然印尼人人几乎都有几件蜡染衣,但一般人不熟悉蜡染的制作工艺。哈里安托说,很多人分不清真正的蜡染与复制赝品的差别,“不了解这项文化,将来很可能都只是买蜡染衣的消费者”,且买到的可能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赝品。
大约10年前,哈里安托与朋友们在帕尔巴图村成立工作坊,特地从中爪哇梭罗邀请专业的蜡染工艺艺术家驻村,教社区民众学习制作蜡染,目标是要让帕尔巴图村成为雅加达的第一个蜡染村,创造观光价值,以保存这项文化。
这项计划刚开始曾相当成功,许多住家的外观和马路都绘上蜡染的图腾,还有一面约140公尺长的蜡染墙,曾被列入印尼的国家纪录博物馆(MURI)。然而,因经济效益有限,民众的热度逐渐降低,少数仍留下的墙壁绘图已斑驳褪色。
哈里安托指出,推广蜡染工艺是长期工作,但多数人希望短期就能看到成果,蜡染村的计划也只能先打住。他希望政府、更多人能重视到保存这项工艺的重要性。
助弱势民众学一技之长
哈里安托没有失去初心,他将工作坊的重心转为教授失聪、曾罹患癌症的民众、社区小朋友学习制作蜡染。他谈到,雅加达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学蜡染制作,他希望让下一代认识蜡染文化,也帮助弱势民众学习一技之长。
工作坊指导员尼努克说,对蜡染布料而言,“图腾比材质更重要,因为每个图腾背后都有创作者想表达的故事”,要先了解他们制作蜡染的对象、选择图腾的理由、制作过程,才能介绍好一个蜡染作品。
学员塞普提表示,她利用课业之馀到工作坊学蜡染,已经有4年的时间,她特别喜欢制作人物、花卉的图腾,希望从事蜡染工艺能让父母开心。
育莉丝带著曾诊断罹患脑癌的孩子瑞斯图到工作坊学蜡染。经过多年学习,瑞斯图复原情形良好,大家都感到很意外,瑞斯图已卖出50多幅作品,他的梦想是环游世界,介绍蜡染文化,“希望对其他患者也有激励作用”。
迪亚则是教学员制作布偶蜡染衣。她说,她过去都是购买市面上的蜡染布料来缝制布偶衣服,接触到工作坊后,认识蜡染的创作者,知道他们的故事,让她觉得,用他们绘制的蜡染布来制作布偶衣更有意义,“尤其和身心障碍者合作,等于拉他们一把,让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开创人生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