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日讯)中国十馀个省份出现“限电停工潮”引发关注,甚至被说成“国家在下一盘大棋”,称这背后是“一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夺战”、“一场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战”。对此,中国央视的网评就指这些导性观点,背离了基本常识。
文章指出,按照这些人“下大棋”的思维,这背后有著“深刻的大背景”。具体的逻辑是这样的: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回暖,大量海外订单涌入中国,很多企业扩充生产线,既带动外国原材料价格上涨,也造成产能过剩,所以中国提前出手,限制产能、反出口企业内卷。“宁可短期不赚钱,也绝不等几年后被突然撤掉的订单搞得一地鸡毛。”
文章认为,言下之意,决策层面是有电也不让企业、居民用,为的是打赢那场“金融战”。
文章称,在东北多地电力供应缺口已增至严重级别、因电网面临崩溃风险而对居民限电的背景下,把限电视作“大国博弈”棋局里的落子,说成“对外输出通胀”的策略,无异于迂回抹黑。
网评又指,在许多企业需要“活下来”的当下,将限电跟“金融战”扯上边,是对政策的严重歪解——为了打金融战而置中小企业生死于不顾,为了“杀敌八百”而宁可“自损一千”,那不叫未雨绸缪,而是瞎折腾,也跟国家层面“保市场主体”“扶持实体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
不止如此,如今部分地方对居民也采取了限电措施,民众日常生活受到波及,将限电描述成“不是因缺电而限,而是为限产而限”,这难免诱导公众将矛头指向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阴谋论”大有市场
文章批评,诸如此类的“大棋论”缺乏对受影响企业、居民的共情,只有传讹惑众、增加矛盾,目的无外乎制造流量,收割韭菜。
文章称,当前这种“阴谋论”大有市场,总有些人信奉“凡事不决,‘大棋’来解”。前段时间,针对部分行业的合规监管举措,就被某些人曲解成“要整某些行业”的“一盘大棋”。到头来就是制造误导和添乱。
网评指,只要懂些专业知识、有些基本了解,相信常识、回归理性,就不会扯出那么多“大棋”来。
文章解释,此轮多地限电主要还是受煤炭紧缺、燃煤成本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联络线净受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另外,部分地方紧急限电,还跟没把握好产业升级节奏、没做好平时能源管理工作、没跳出运动式减碳窠臼有关。
文章指,说到底,限电动作中没那么多“大棋”。渲染阴谋论式的“大棋论”,背离了基本常识,也制造了信息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