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8日讯)每逢9月28日是台湾的教师节,台湾媒体报导指,近年来校园严防霸凌,讽刺的是,老师竟成为教育现场一个看不见的受害者。
台湾《联合报》报导,少子化状况、教育资讯普及之下,许多新兴名词层出不穷,像是直升机家长、割草机家长等,指的是有些家长太过操心孩子,整天盘旋在孩子的周围,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主动替孩子清除生活中的障碍,这其中包括“修理”老师。
根据2020年7月公布的校园霸凌准则,所谓的校园霸凌,包括“学生对学生”、“师长对学生”,但却忽略老师也可能成为遭霸凌的对象,少数家长因质疑老师的管教方式,动辄找民代施压、爆料公审,甚或是辱骂、暴力相向,每每“小事化大”。
报导提及发生在台北市某国小的真实状况,事件中的老师只不过是提醒学生不要做会影响人身安全危险的事情,或提醒学生要带上课用具,却遭家长咆哮30分钟以上。
老师不只是被咆哮,还被家长呛有背景要找议员投诉,面对家长无理,校方没有给予后援,仅冷淡的要老师交报告说明,这名老师表示,他已从事教育工作20年,第一次感到心力交瘁。
遭家长咆哮30分钟
该名老师无奈表示,他教书已20年,过去与家长沟通遇到问题,就针对问题解决,第一次遇到情绪不稳的家长,也许对方没有察觉,但是将负面感受全投射教师身上,是对教育现场的伤害。
老师说:“明明很努力,但没有得到善意回应。”这名家长一发现状况,并不是第一时间找老师沟通,而是直接投诉到校长室或把1999当管道,扬言找议员陈情,甚至还呛老师“不要以为我没有背景”。
老师表示,被投诉,心里就会受到打击,身为教育工作者,又不是服务业,老师既没有申诉管道、也不能对家长恶言相向,面对家长的怒吼,反而还要安抚对方情绪。遭到投诉后,校方不但没有支持与后援,反而要求老师要写报告说明,更加让他心力交瘁。
老师“里外不是人”
从业20年来,他观察,过去家庭子女数多,家长普遍信任老师专业,近年来受少子化影响,家长转而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家长自认工作忙,将照顾管教孩子责任视为学校老师的工作,既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式,又嫌老师疏于管教,使得老师“里外不是人”。
“家长会不会又打电话来吼我”、“该讲还是不该讲”在紧张的亲师关系中,他坦言,仍会有心理负担,使得教育现场人人自保,只好在跟家长沟通时多思考措辞,选择比较中性的用词、维持心平气和的态度。
报导指,其实老师和家长皆以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为目标,照道理应该站在同一阵线,但是家长爱子心切,使得亲师间角色逐渐分歧,老师费心管教学生,在家长眼中却渐渐成了恶意刁难。
有的老师长期处在恶劣的亲师关系里,有如惊弓之鸟,为求自保在教室、身上私设侧录器,但侧录器一旦公开,同时也毁掉亲师信任,甚至还得为此面对教评会审查,所以侧录器并非解决霸凌的治本之道。
亲师关系站在对立面,对学生更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不仅让老师在班级经营上绑手绑脚,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干脆放弃管教;家长的溺爱,更有可能成为孩子最差的身教,呛老师好像理所当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校教育,除了知识的开拓,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或许才是学校更重要的功能。而如果老师冷漠到只把教学当成糊口的职业,而非树人的事业,学校如同学店,这真是家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