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5日讯)中国周五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路透社报导,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周四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于周五开市。
交易所在其官网上发文称,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上海环交所推出了“全国碳交易”微信公众号。
这是继2011年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 7省市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后,中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合称双碳目标)又迈出的实质一步。
此次选择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突破口,后续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亦将陆续跟上。
温室气体排放权买卖
碳交易即碳排放配额交易,是一种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机制。市场运作相当简单:政府给予每个发电厂在某年一定数量的排放权利。如果排放低于这个数量,就可以出售多馀的排放权。如果想排放更多,就必须购买额外的配额。
根据中国《环球时报》,为应对全球暖化气候危机,各国以一定的法规为约束和依据,给碳排放量定价,建立相应的市场进行交易买进卖出,以此来控制碳排放。
截至去年4月,全球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国际气候协议缔约国有31个。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全球首个且是目前正在运行的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2005年启动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被认为是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个基石。
该体系运行于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针对范围包括这些国家的电力部门和制造业,大约1万个设施,以及在这些国家间运营的航空公司,涵盖约40%的欧盟温室气体排放。
欧盟拟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按“限额和交易”的原则运行。该体系内的设施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设有一个上限,并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排放总量因此得到降低。在该上限内,企业可以购买或获派排放配额,并可以按需要在企业间进行排放配额交易。如果违反规定,将面临高额罚款。
经济实现重大转型
这一体系正在促使欧盟经济实现重大转型。比如,汽车业正从燃油汽车快速进入电动车时代,去年欧洲新注册的电动车数量首次超过中国,列全球第一。同时,各国也大力投资低碳技术,煤矿、燃煤电厂等行业需要转型或淘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欧洲碳价在短暂下跌后,随著经济复苏大幅上涨。今年5月下旬,欧洲碳价一度涨超过每吨56欧元,较年初上涨超过50%,引发欧洲一些行业对碳价过高的不满。同时,欧洲的电价也高得离谱,许多民众不敢用电。
韩国是目前全球碳排放交易量第2高的国家。位于釜山韩国交易所内的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于2015年1月启动。目前韩国碳排放市场正在迅速扩大。2020年韩国碳排放交易量为2095万4000吨,是2015年的16倍。去年的交易金额也比5年前激增44倍。
韩国交易所未来还打算将目前600余家可以交易企业名单继续扩大,未来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