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讯)新加坡一名女大学生失踪13年后证实遇害,男友人落网被控,被告接下来3天料带回谋杀及弃尸现场还原过程。前资深警员表示,当年的弃尸地点可能已面目全非,加剧搜寻难度,新加坡警方将面临调查、寻尸3大挑战。
根据《新明日报》报导,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一年级的学生张玮凌(当年19岁),在2007年6月29日傍晚6时许,告诉家人要回学校,之后再没回家。
这起悬案在13年后,即本月15日破案,警方逮捕35岁男子丹尼尔,他随后被控和现年32岁的嫌犯拉吉尔在马林台第19座组屋的一个单位内,将张玮凌杀害。
拉吉尔目前在国外,丹尼尔被还押期间,本月16日至20日请病假,案件展延至本月24日过堂。
一般相信,警方料利用接下来的3天时间让被告协助调查,包括将他押回命案第一现场协助重组案情,以及到弃尸地点寻找尸骸。
曾是警方刑事侦查局特别调查组探员的莱内尔受访时分析,警方首先得从被告口中取得当年干案的细节,而对方是否记得,以及所说是否真实,会影响寻找遗骸的过程。
他说,当年的弃尸地点可能因经过一番发展而面目全非,大大加了搜寻的难度。现场一有变动,就会影响相关证物的完整性。
“如果仅有小部分的遗骸被寻获,则会加大确认身份的难度。”
资深律师蓝国庆受访时表示,即使案件中的死者尸体不能被寻获,法官也有机会根据环境证据对被告下判。
他以轰动一时的“酒吧女沉海无尸案”为例,当年24岁的被告洪山尼在1963年8月27日傍晚,带22岁的女友石清菊(酒吧女)出海潜水时谋害她,目的是为骗取一笔45万新元(约135万令吉)保险金。
石清菊尸沉大海,无法寻获,但控方凭环境证据,证明洪山尼谋害女友,并有意骗取保险赔偿,将他送上了绞台。
“目前这起案件事发时间在13年前,调查时若要再寻找涉事证人可能增加难度,一些人的记忆或许也随年月衰退。证物的完整性也是一大挑战。”
他认为,如今有较发达的科技,相信有助还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