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7日讯)中国人终于实现了“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梦想,周四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著陆,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中国也因此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取得月球样本的国家,也是44年来第一个到月球“挖土”的国家。
路透社报导,此前一次到月球采集样本,是前苏联在1976年通过自动采样探测器带回170.1克样本。而美国阿波罗计划在1969至1972年间,不仅让12名太空人分6批登上月球,还带回382公斤岩石和土壤样本。
探月脚步不停歇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以“嫦娥五号”任务成功为起点,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
“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今年7月发射升空。中国还计划到2030年实现火星采样返回。
吴艳华透露,“天问一号”目前状态非常好,累计飞行约3亿7000万公里,如果按照预定的计划,明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开始绕火探测。明年5月中旬,计划著陆火星巡视探测。
而“嫦娥五号”之后,还有六号、七号、八号。2019年1月14日,在“嫦娥四号”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吴艳华曾称,基本明确“嫦娥六号”、七号和八号的任务,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七号是在月球南极一次综合探测,包括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等进行一次综合探测,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以外,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
自从苏联的月球探测器1959年著陆月球后,包括日本和印度等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启动了探月计划。1970年代,苏联有3次成功利用自动采样探测器带回月球样本。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03年才用“神舟五号”成功把太空人送入太空。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月亮崇拜”,对月亮充满美好的向往,“嫦娥奔月”则是中国流传千年的神话。探月工程是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根据任务计划,“嫦娥五号”计划在月球获取2公斤左右的样品并带回地球。但目前具体带了多少月球“土特产”回来尚属未知。
可能作为国礼相送
至于带回来的样品怎么用?吴艳华表示,主要包括3类用途:一是进行科学研究,二是一部分样品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三是依据国际合作的公约和多边双边的合作协议,中国将发布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
此外,也有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可能作为国礼相送,他称:“比如联合国外空司曾向我们提出,我们也在研究商谈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