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深圳市和珠海、汕头,随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成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40年后,那个当初的“小渔村”已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40年前,深圳科技资源几乎为零,没有一所大学,没有一家科研院所;如今,创新已成为深圳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周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地南下,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讲话受关注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导,这次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3次视察广东,而当前的中国面临的内外环境也与前两次截然不同。
2012年习近平南下时,中国多年高速经济成长副作用浮现。他当时在深圳表示,中共中央“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要将“这条正确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2018年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刚在中国全国人大修宪,摒除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但同时,中美贸易战打响,“中国制造2025”等“中国梦”遭到美国狙击。
当年10月,习近平在珠海再次强调要继续改革开放,并称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且“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今年,中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复苏的挑战,中美贸易战升级;此外,中国因强推《港区国安法》遭受国际谴责与围堵。
内忧外患下,此次习近平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线,且正值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预计制订中国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第14个5年计划,2021至2025年)和2035年远景规划。因此在这一次的深圳讲话中,习近平如何阐述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议题,受到外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