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讯)要让12个古钟有节奏地轮流鸣响,就必须训练至少12名摇钟人,因此圣安德烈座堂近期邀请澳洲的摇钟专家史密斯,为摇钟人进行三周培训。受训的都是圣安德烈座堂的教会成员,年龄介于32岁至64岁,来自各行各业。
圣安德烈座堂的古钟经过八个月修复,已恢复原有的“交替钟声”,座堂近期邀请澳大利亚专家训练10多名摇钟人,为来临的开埠200周年暨圣诞活动做好准备。
《联合早报》去年11月报道,圣安德烈座堂(St Andrew's Cathedral)的古钟“响错”了129年,应该采用拉动方式摇响,而不是用铁拍敲响。
经过澳洲专家雷诺兹(Laith Reynolds)提醒后,座堂于去年12月筹得60万元(约180万令吉),把古钟送回英国铸钟厂进行修复和调音,让它恢复原有的“交替钟声”,并在今年8月送回新加坡。
所谓“交替钟声”(change ringing)是通过拉动钟绳,让古钟作360度翻转,发出更雄浑响亮的钟声。过去129年,由于古钟固定在架子上,根本无法摇荡,只能用铁拍敲响。
目前全球有超过6000座钟塔拥有可发出“交替钟声”的大钟,而圣安德烈座堂是东南亚唯一一座。这些古钟是在1889年由一名英国船长的继承人赠送给座堂的。
要让12个古钟有节奏地轮流鸣响,就必须训练至少12名摇钟人,因此座堂近期邀请澳洲的摇钟专家史密斯(David Smith,71岁),为摇钟人进行三周培训。
摇钟考验体力 最轻也有200多公斤
出生于英国的史密斯是一名数学家。他受访时说:“这个源于英国的鸣钟方式有超过400年历史,须靠团队合作才能奏出流畅的旋律。拉钟时也不能分心,否则钟绳会像鞭子一样不受控制。”
受训的摇钟人都是圣安德烈座堂的教会成员,年龄介于32岁至64岁。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律师、社工、音乐教师,和税务经理等,当中也有在本地工作的英国人。
从8月开始受训的吴铭仁(60岁,退休人士)平时在座堂担任导游,带领访客了解座堂历史。身为前军官的他坦言,比起记忆力,摇钟其实更考验体力。
“我们训练时一般不戴手套,几天后双手都长满了水泡,还要贴上胶布。”
个子娇小的许慧晶(34岁,座堂职员)说,最轻的古钟也有200多公斤,因此拉钟时必须使劲。每次训练完都全身酸痛,但自小爱听座堂钟声的她,觉得这是个难得的体验。
“感觉好像在学新乐器,除了要注意站姿和拉绳力道,跟其他摇钟人的默契和配合也很重要。”
座堂发言人透露,从明年开始,每逢星期天的礼拜及圣诞和新年庆祝活动都会摇钟。配合新加坡开埠200周年及铸钟130周年,座堂将在明晚举办开埠200周年暨圣诞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