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6日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设立东南亚最大的三维立体(3D)混凝土打印机,短短13个小时就能“打印”一个房间,目前要搭建一个房间,单是制作预制零件的混凝土模具就须花上两个月。
价值约90万新元(约180万令吉)的3D混凝土打印机,高3.8公尺,宽3.5公尺,设在建屋局旗下的建设及研发署。这台东南亚最大3D混凝土打印机,上个月顺利“打印”出第一个房间。
打印一个房间只需13个小时,但为确保建筑结构牢固,现阶段仍须以人工方式将钢筋置入混凝土,因此完成整个房间共需6天左右。接下来,新加坡建屋局将探讨提高打印效率,并研发一套机器人系统,在混凝土打印过程中放入钢筋,进一步节省时间和成本。
除了省时,3D混凝土打印机也为组屋设计提供了更多选项,让沿用传统的预制方式难以达成的设计成为现实。
当局正在研究使用三维打印技术来完成组屋工程的可能性,以提高建筑效率。与此同时,当局将率先在登加和比达达利的一些预购组屋项目中,试验性使用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公共空间或景观桌椅等设施。
建屋局建设及研发署建筑设计及预制系统科长何临森说,三维打印技术为未来的建筑带来更多可能性,建筑师和设计师能更灵活和自由地发挥设计巧思,加上三维打印的程序高度自动化,减低了对人力的依赖。
此外,建屋局也在研究采用无人机技术,取代人工,定期检查组屋外观。目前,工人须乘吊架或从高处吊绳,“挂”在大楼外仔细查看墙面是否出现裂痕、腐蚀等缺陷,每检查一座组屋得花上好几天的时间,但无人机只须半天至一天即可完成任务。
根据无人机采集的画面,后端电脑系统还能自动辨识和归类缺陷,并生成一份报告说明其严重性,以及提出修补方案。
去年7月至10月,当局已在裕华和三巴旺的特定组屋区试行这项技术。基于隐私方面的考量,所有受影响居民都会预先接到通知,处在无人机飞行路线下方的区域也会暂时封锁,确保行人安全。若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侦测到人影,也会进行模糊处理,之后才用作数据分析。
透过试验计划,当局发现无人机技术也有其局限,例如无法自由改变飞行角度,导致能捕捉的画面有限。飞入通风井时,无人机的信号也会受到干扰。当局仍在探讨如何改进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