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萨沙、日内瓦14日讯)起于非洲中部国家刚果(金)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再起波澜,更跨境传至邻国乌干达。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当前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刚果(金)去年8月暴发新一轮埃博拉疫情,至6月10日共报告2071例确诊和可能病例,其中1396例死亡。
卫生官员们本希望一种新疫苗能帮助控制埃博拉疫情,但受刚果(金)东部长期的暴力和民兵活动影响,以及一些人对医疗队的敌意,医疗工作很难完成。
乌干达卫生部长阿曾日前接受中国新华社采访时证实,乌干达首例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一名5岁男童已于周二死亡,他的祖母和兄弟也受感染,正在治疗。
世卫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名来自刚果(金)的儿童,于9日随家人进入乌干达寻求治疗,结果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
世卫组织非常关注这一跨境病例死亡事件,紧急召集专家委员会于周四再次讨论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前,世卫组织曾两次开会,讨论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但均决定疫情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不过,世卫组织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对乌干达发出旅行限制等相关建议。乌干达此前有过处置埃博拉疫情的经验,此次对可能出现输入性病例也已做好准备,包括为全国165个卫生机构近4700名卫生工作者接种相关疫苗。
全球层面风险仍低
目前世卫组织认为,本轮埃博拉病疫情在国家和区域层面风险较高,主要影响刚果(金)、乌干达、卢旺达和南苏丹的一些地区,但在全球层面风险依然很低。
但英国剑桥大学周三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所有埃博拉疫情中有一半没有被发现。剑桥大学的格伦农在声明中说:“刚果(金)不断蔓延的疫情表明,一旦疫情失控,即使有国际干预,也很难阻止其蔓延。”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患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死亡率高达50%至90%。
2013年至2016年间,埃博拉病毒曾肆虐西非几国,夺走超过1万1000人的生命,当时被世卫组织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