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4日讯)伊朗反政府示威虽然被视为自发性群众运动,为的是控诉经济萧条及贪腐等诸多问题,美国《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导火线实为政府温和派及强硬派在背后利用民粹互相角力,惟局势很快升温至远超两派所能控制,令整个当权阵营都成箭靶。
温和派总统鲁哈尼上月披露政府预算案建议,民众赫见当局把数以十亿美元输送予军方、革命卫队、宗教团体等强硬派组织,另一方面却切断对数百万民众的援助、抬高油价及把公共学校私有化。
《纽时》认为,温和派很可能是想利用消息煽动民众仇视强硬派,而民众亦一如预料地在社交网站狠批预算案建议。
随着近年互联网发达,过去是保守派骨干支持者的小镇及乡郊地区民众眼界增进不少,对宗教领袖及政治精英残民以自肥的作为深感愤怒。
伊兹居民迈赫迪说:“我在Instagram看到一位女子驾驶SUV汽车,月花3000美元(1万2055令吉)养宠物,足足等于这里一人全年的生活费,我怒了。”
库姆的教士梅波迪认为,不少坐拥大量资源的宗教领袖“年纪老迈,对年轻人完全没有吸引力”,认为他们必须要改变。
直至上周四,强硬派试图向温和派反击,在马什哈德市发起集会,数百名民众高叫“鲁哈尼去死”等口号,却引爆遍地开花的全国示威。
有官员证实,国家安全委员会已传召当地强硬派教士阿拉穆胡达,解释他在马什哈德市示威的角色。
面对民怨沸腾,鲁哈尼一位亲信推文,强调预算案建议中的不平等资源分配,尝试把舆论矛头推回强硬派,但最终两派都逃不过被民众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