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8日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作品《山水十二屏》,在周日晚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夜场中,拍出9亿3150万元人民币(5亿7600万令吉)。这一价格创齐白石作品拍卖纪录,《山水十二屏》也成为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
中新网报导,当晚,该套作品以4亿5000万元人民币(2亿7800万令吉)起拍,经过57轮竞价,最终以8亿1000万元人民币(5亿100万令吉)落槌,加佣金以9亿3150万元人民币成交。
《山水十二屏》创作于1925年,由齐白石赠给北平名医陈子林,1950年代转至齐白石女弟子郭秀仪与黄琪翔夫妇秘藏,在其家中珍藏半个世纪。作品流传过程清晰有序,自1950年代以来多次见诸展览著录,已发现20馀次。
每一条屏纵180公分,横47公分,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馀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杉树楼台》、《烟深帆影》、《山中春雨》、《红树白泉》和《板塘荷香》。该套作品诗书画印兼备,形制装裱统一,每屏上均题有自作诗,且钤盖齐白石常用印,可谓“诗书画印”四绝俱全。
目前存世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仅有两套。一套是1932年齐白石为川军王缵绪所绘,现收藏在重庆博物馆。此次露面的这套为民间收藏的唯一一套。
根据现有资料,此套《山水十二条屏》首次公开展出,是1954年4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齐白石绘画展览会”上。1958年1月1日至1月20日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齐白石遗作展”中,此12条屏也曾悉数展出。
拍卖行:买家为中国藏家
《山水十二条屏》以高价成交,买家据报为中国藏家。
中新网报导,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当晚表示,这套作品“非常难得”。“齐白石为这套作品编了号,从‘之一’一直到‘之十二’。每幅作品都有自作诗一首,每幅作品还都提了不一样的笔名。”
1950年代,该作品转至齐白石入室女弟子郭秀仪与黄琪翔夫妇收藏,1980年代转到现藏家手中。赵旭说:“当时的成本就达到了120万美元。”
对于该作品的成交价,赵旭此前就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希望这套作品能拍出超过1亿美元的成绩,也希望通过这幅作品,增加世界艺术市场对中国艺术品的关注。而在保利拍卖官网上,该作品也被冠以“估价最贵的中国艺术品”的称号。
赵旭周日晚透露,买主是国内藏家。他说:“竞买的藏家几乎全是国内藏家。有近10个人办理了竞买该作品的特殊号牌。这些藏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民营美术馆。”
赵旭同时表示,这个价格的诞生证明,“中国艺术品市场可以容纳过亿美元、近十亿人民币的艺术品”。
《山水十二条屏》时隔59年回到“诞生地”北京
齐白石1925年创作《山水十二条屏》时已62岁,正是他“衰年变法”、到老年改变绘画风格的第4个年头,是他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根据画上题跋可知,这套《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送给陈子林的贺寿礼。建国后,此套《山水十二条屏》为齐白石入室女弟子、国民党上将黄琪翔的夫人郭秀仪购藏。
此外,据〈谈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收藏始末〉一文记载,1989年,台湾画商王台庆从郭秀仪手中,一件件购得这组《山水十二条屏》后,以当时100万美元的价格,转卖给台湾长流画廊的老板黄承志。
根据黄承志的说法,因为画在北京,钱在台北,卖方不愿把画交给中间人带走,而买方也不放心没有看到原作,就把画款一次先行支付,因此最后双方同意一幅一幅地买,每次付10万美元,带回一幅画作后,再付10万美元去取第2幅,前后花了将近3个月才把12幅画全部买齐。这套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就一直珍藏在台湾长流画廊。
而促成它回流中国的,是保利拍卖公司执行董事赵旭。据称,从2003年在台湾亲眼见到这组作品起,他就开始与黄承志展开拉锯战,希望能将它拿回中国拍卖,“可对方将它视为生命,不愿意拿出来,在细节问题上就磨了整整一年。”如今终归故里,也算成全一桩美事。
据悉,委托人将这件保守估价10亿元人民币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交给保利拍卖,委托期为一年,在这一年中,保利拍卖愿意尝试各类交易模式来销售这件作品。
对于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估价,有声音认为难有人接手,也有声音呼吁国家收购。而不少业内人士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国际同类作品比较来看,对此估价并未有太大的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