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讯)新加坡奶粉售价偏高引起新加坡竞争局关注,该局公布配方奶粉的市场调查,发现奶粉制造商大量投资在行销和科研上,造成配方奶粉的零售价近几年上涨,且新加坡消费者也倾向购买较昂贵和优质的奶粉。
竞争局近期完成一项对新加坡奶粉各级供应链的市场调查。当局发现,由于制造商的行销和科研费用增加,导致批发价格上涨,零售价格水涨船高。数据显示,主要奶粉制造商的行销费用,从2010年到2014年之间,增加42.4%。
由于新加坡消费者对奶粉品牌忠诚度高,以及偏向购买“优质品牌”的喜好,制造商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打造“优质品牌”形象,也通过科研来强化这样的形象,在产品中加入家长希望孩子食用后可达到某种成效的新成分,因此把奶粉价格给推高。
为了打造品牌优质的形象,厂商也选择从欧洲、澳洲和纽西兰等地方进口较昂贵的奶粉。
一些奶粉厂商也会同私人医院合作,通过院方推销自家奶粉。宝宝出院后,大部分的母亲继续沿用同个品牌。这促使厂商加大行销力度,争取母亲对品牌的忠诚度。
长达87页的调查报告显示,奶粉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批发价格上升,增幅比制造价格的上扬更大。批发价格上涨很可能是基于奶粉制造商在行销与科研方面砸大钱投资。
调查发现,不少家长认为越贵的奶粉越好,使用便宜的奶粉让他们有愧疚感。另外,奶粉要进入新加坡市场的门槛较高,也是导致奶粉零售价水涨船高的原因。
竞争局表示,调查发现,奶粉品牌、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是消费者在选购配方奶粉时的主要考量。消费者对配方奶粉的营养价值缺乏了解,加上新品牌难以攻入新加坡市场,造成配方奶粉的零售价被推高。
另外,新加坡竞争局也观察到,当地超市的平均奶粉售价比许多国家或地区如澳洲、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高出许多,调查中唯有香港和中国超市的平均奶粉售价高于新加坡。
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显示,900克装配方奶粉从2007年的25新元(约77令吉)飙涨至去年的56新元(约172令吉),涨幅为120%。
由于奶粉价格居高不下,新加坡政府计划在今年底之前调整奶粉进口条例,让商家引进更多品牌的奶粉以提供消费者更多选择。然而,受访家长态度保留,认为大部分人仍会选择熟悉且喝惯的品牌,新品牌即便价格低廉也可能无法吸引消费者购买,现有奶粉品牌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业界调查和反馈,新加坡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主要以品牌、营养和食品安全为三大考量。多数家长也选择让婴儿喝在医院出生后最先接触的奶粉品牌,除非有医疗需要,不会随意为孩子更换奶粉品牌。
受访家长认为,最便宜的奶粉价格与其他品牌差太多,多数父母不会购买,加上孩子已经喝习惯,随意更换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