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6岁的陈先生(化名)因信任理财专家,将毕生积蓄354万港币(约200万令吉)交给兆丰证券理财专家蓝苑瑜,并交代只需要投资在有利息收入的投资商品即可,希望能赚取利息以支付安养中心费用,没想在2015年5月投入5个月后,其资产仅剩下9万多港币(约5万多令吉)。
事后陈先生追查才知道蓝苑瑜将他的退休金拿去投资股票,如今他委托的律师正在与兆丰证卷协商,但尚无下文。全部家产仅剩9万多港币的他,也快要没地方住了。
根据香港《苹果日报》报导,陈先生与太太两人4年前结束在日本的工作,返回香港定居,选择落脚在三芝的安养中心,陈先生存下大笔积蓄,虽然足够度过馀生,但陈先生也担心长寿风险,因此,他透过朋友结识了当时在国泰世华服务的理财专家蓝苑瑜。
随后蓝苑瑜转职到澳盛银行,3年前,又转到兆丰证券,陈先生都跟著她投资且不断告诉她:“股票我不要,你要就给我一个银行的利息就可以了。”因此该名代理找了上司助理陈智明两位一起到安养中心拜访陈先生,对陈先生说有好的方法替他生利息,那时花旗银行利息相当高,有高达5.8%的利息,陈先生属意这个投资。
2015年5月陈先生将钱汇到兆丰后,2015年9月,他就接到蓝苑瑜的电话:“她跟我说她被一位助理骗,所以我的钱剩下不到一成,我还跟她说:‘我不是告诉你不要投资股票,你怎么去投资股票呢?’”随后蓝苑瑜也离职,询问陈智明有关后蓝苑瑜,陈智明的回应是找不到这个人了。
陈先生在去年11月交由律师陈杰鸿出面与兆丰证券沟通。陈杰鸿说,根据他查阅投资的客户属性调查资料(KYC),一位86岁的老人投资属性被勾选“积极型”,每日可以交易的金额是写490万元港币(约280万令吉),这些都是不寻常的点,疑似并非由陈先生本人所填写。
针对陈先生对兆丰证券的指控,兆丰证券财富管理暨信托业务本部业务副总经理张富达指出,陈先生已因此案向主管机关证期局检举,证期局已于去年1月派员到兆丰证券查核,经查核后并无疏失。张富达再三强调,兆丰证券固定寄送对帐单给客户,且理财专家人员必须根据客户的意思表示去下单,否则不可能动用客户的钱,因此张富达认为陈先生是清楚自己的所投资的内容是什么。至于KYC的资料填写,张富达也说,这些资料根据规定必须是由客户本人所填写,不可能是由理财专家所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