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27日讯)科学家将派出一支特种部队空降到巴西和哥伦比亚部分地区,地面目标是兹卡病毒、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等流行疾病。这支突击队由数百万只经过改良的蚊子组成。
科学家说,采取这种2非常规措施,旨在针对兹卡和基孔肯亚等由蚊子传播的流行病提供“革命性的防范保护”。
这些经过改良的蚊子的作战方式是以毒攻毒,携带沃尔巴克氏属(Wolbachia)细菌,但是不会把病毒传染给人类。
包括盖茨和美琳达基金会在内的国际捐助机构、拉美国家政府和美国、英国政府共同出钱资助这个耗资1800万美元(约7500万令吉)的项目。
沃尔巴克氏属菌是一种自然产生的菌群,全球60%的昆虫种群都有感染,但它们对人类无害。
这种细菌通常不感染主要传播兹卡病毒、骨痛热症和基孔肯亚病毒等流行病毒的埃及伊蚊。过去10年来,消灭骨痛热症项目(EDP)的科研人员设法把这种细菌注入伊蚊体内。
在巴西、哥伦比亚、澳洲、印尼和越南展开的小范围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改良蚊子放归野外有助于减少向人类传播骨痛热症。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措施对兹卡和基孔肯亚病也一样有效。
科学家认为,沃尔巴克氏菌群可能有两方面的作用。
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一方面,沃尔巴克氏菌群看来能强化蚊子的免疫系统,使它们对骨痛热症之类病毒抵抗力更强。
另一方面,这种细菌也会跟骨痛热症、兹卡等病毒争夺繁殖所需的资源,而病毒不敌它们,最终被“饿死”或活力大减,即使不死,蚊子叮咬人的时候,它们也不再能有效侵入人体。
而经过改良的蚊子回到自然界,跟未经改良的蚊子交配,沃尔巴克氏属菌因此得以代代相传。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专家周三在通报6月至9月世卫“兹卡战略应对方案”执行情况时指出,当前全球兹卡疫情应对仍然不容乐观,不过来自美国与韩国的两种兹卡疫苗已进入第一阶段临床试验。
世卫兹卡病毒事件管理执行经理保林当天在日内瓦说,全球至少30家机构及公司正在研发兹卡疫苗,分别由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和韩国“基因一号”生命科学公司研制的两种脱氧核糖核酸(DNA)疫苗已进入第一阶段临床试验。此外,其他数种兹卡疫苗预计将在未来半年内进入临床试验。
67个国家和地区自2015年起报告了由埃及伊蚊造成的病毒本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