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4日讯)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因细胞“自噬作用”的研究成果受到肯定。这位日本生物学家自认讨厌与人竞争,喜欢专注在没人研究的领域,他认为没人做的领域,他身为先锋,开疆辟土,“这样比较快乐”。
综合报导,大隅周一在东京工业大学出席记者会大谈得奖感受。他说:“作为研究者,获得诺贝尔奖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虽然之前都得过其他奖,但诺贝尔奖意义更为重大。”
因为自己的研究领域不起眼,大隅一度以为自己离诺贝尔奖很远。对于细胞自噬作用,他的解释简单易明:“为何在海上漂流一周,只靠喝水都可以生存?这是因为人体会自行分解体内蛋白质再行利用,让细胞自身不停重复创造和破坏。这过程就是细胞自噬。”
大隅在记者会上表示,赢得诺贝尔奖是“我孩提时代的梦想,但自从我投身研究后,这就不是我关心的焦点,因为我不喜欢竞争”,他其实也没想过“我的研究会得到诺贝尔奖”。
“我乐于做别人不想做的事。而非人人都想凑热闹的事。”他说:“去发现没人做的事,其实是很快乐的。”
大隅说,自己的兴趣是做别人不做的事,所以他开始研究酵母的液胞。酵母处于饥饿状态的情况时,就开始分解本身的蛋白质。他用光学显微镜发现到这情况,这成了他研究的出发点。
有关自噬作用,大隅起初做这项研究时,并未确信这与癌症或寿命的问题有关,然而基础研究就是那样展开的。他表示,所有的人不见得都会成功,但基础研究是科学的研究方式,这社会若能多关注基础研究的话,他会感到很欣慰。
大隅又说,科学是没有目标的,疑问会陆续涌现,他从酵母当中去探求很多事,心想若能有助于解析细胞自噬作用的话会很好。
现年71岁的大隅,生于福冈市,是家中幼子,因为家住市郊自小很喜爱捉昆虫,亦令他爱上了自然科学。他读小学时,大他12年的哥哥买了一本有关宇宙、生物及化学的书籍送给他,当时大隅很感动,因为哥哥在东京过著穷苦学生的日子还买书送他。这本书亦影响他甚深,让他立志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
大隅原来主攻化学,但就读东京大学时遇到研究脑退化症权威、名誉教授今堀和友,令他后来转攻生物学范畴。他其后到美国留学,在研究过程中接触到“酵母”的研究主题,改变了他的命运。
对于现代年轻学者越来越追求眼前成果,大隅表示,科学本来就无法预估前景的,或许科学无法立刻显现出成果,但可以挑战与众不同或有趣的事务,他以自身经历勉励他人:“我所走的路都是很细很细的,但小小的发现,能造成大漩涡。”
对抗衰老现新希望
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因研究细胞自噬机制获奖,而细胞自噬是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受到热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疾病相关,能用于抗衰老方面的研究。
“自噬 ”字面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实则是一种细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环的基本过程。通俗地说,细胞可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也可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
“自噬”概念于1960年代提出,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细胞能够将自身成分用膜包起来,形成囊泡并运送到溶酶体,从而将其降解。但有关机理一直不为人知。
大隅的重要成就是利用酵母开展实验,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
细胞自噬能用于抗衰老方面的研究。细胞中的受损蛋白质积累,是生物体衰老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细胞自噬可担任“质检员”,消灭受损的蛋白质,以对抗衰老带来的负面影响。
细胞自噬对肌体健康的意义很大。细胞自噬过程能快速提供能量,为细胞成分更新提供原材料,因此在细胞应对饥饿或其他挑战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发生了感染,细胞自噬还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也都离不开细胞自噬。
而如果细胞自噬基因发生突变,那么身体也会“亮红灯”。现有研究表明,细胞自噬突变与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帕金森氏病、2型糖尿病等有关联。细胞自噬突变还会引发一些基因疾病以及癌症。
研究人员认为,借助大隅的成果,研究出可干扰细胞自噬的药物,是治疗上述疾病的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