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18日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2/3民意反对,强推新安保相关法案。尽管安倍信誓旦旦保证,法案乃为保护日本,但民众和舆论忧心,法案缺乏施行细则,解释权全在政府手上,不但动摇日本法制基础,更恐怕让日本卷进国际纷争。
二战后日本制订《和平宪法》,第9条明订日本放弃战争、不维持武力、否认宣战权,且没有集体自卫权。然而去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安倍宣称,国际环境正快速改变,加上中国崛起,日本须拥有防卫能力。
动摇法制基础
日本学者认为,安倍以内阁会议形式重新解释宪法的集体自卫权,且不惜以撤换内阁法制局长的方式铺路,已动摇日本法制基础,新安保法根本违宪。然而安倍核心幕僚对学者说法嗤之以鼻,表示政府重视保卫国家的安全政策胜于法制稳定性。
让日本民众最感困惑的是,新安保法案缺乏清楚规范日本防卫角色的细部条文。安倍政府一再强调日本不会发动战争,且提出“日本及盟国遭武力攻击至威胁国家存亡及国民安全,没有其他方式可排除攻击,使用最低限度武力”等“动武三要件”,还表示法案在国会两院审议超过200小时,讨论已非常充分。
新安保法以“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及“国际和平支援法案”两大法案为主,前者包括武力攻击事态法修正案、重要影响事态法案、联合国维和合作法修正案等10项法案,后者则规范关于自卫队的派遣。但是,关于“何种程度的攻击算是威胁日本存亡”或是“何种程度可视为最低限度武力”,法案并无细则。
这意味著,解释并决定派遣自卫队与否的权力全在政府手上。安倍曾举例,日本自卫队在中东霍尔木兹海峡地区的扫雷任务,就是“集体自卫权”的展现,因为中东战事影响原油供应,将伤害日本经济。
首次安保斗争 安倍外公下台
有日本媒体指,近日反新安保法案群众包围国会、抗议遍地开花的反政府运动,是1960年代安保斗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第一次安保斗争没能阻挡《美日安保条约》通过,但斗掉当时首相岸信介,如今站在火线上的正是他的外孙安倍晋三。
台湾《联合报》报导,1960年岸信介与美国签署“更平等”的新美日安保条约,将日本协防美国的义务明文化,但日本人认为这会让日本卷入美国人的战争,也不满“美日地位协定”赋予驻日美军刑事免责权。从劳工阶层到学生群起抗议,从1959年到1960年超过6000场抗议集会、5000场以上游行。
1960年5月19日安保修正案在众议院委员会强行通过,翌日在院会过关,反安保斗争力道一举冲高,560万民众走上街头。
国会周边连日被包围,学生、民运人士、右翼团体、警察的小冲突不断,一批脱离共产党的学生主导“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连合”(全学连)包围羽田机场,迫使前来协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日行程的白宫官员仓皇逃离。
1960年6月15日全学连成员冲进众议院,而警方在国会正门前与33万名示威群众冲突,一名东大女学生被压死,还有多人与黑帮、右翼团体冲突挂彩,400名学生受伤、200人被捕。美日安保条约依法自动生效,但女学生死亡被媒体大幅报导,民怨更深,岸信介在条约生效4天后下台。
这次的新安保法同样在反战声浪下推进到最后一关,抗议活动少见的学生面孔再次出现,唯力道显然温和很多。
报导指,刚获7个派系支持、不必选举直接连任自民党总裁的安倍,应不会因安保法下台,较大的考验是“安倍经济学”没发挥他拍胸脯保证的“经济正向循环”,消费税还要涨到10%,民众可能会因荷包紧缩而用选票给执政党一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