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的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当年日军战败的受降地,但更正确的说法,她其实是日本洽降和草签的抗战胜利标志性地点。中国抗日战争在1945年8月结束,8月21日日本陆军少将今井武夫去到芷江,与中方洽降3天共计52小时,才定出16个受降地区,包括越南。
法国首都巴黎有一座凯旋门,是为了纪念打败俄奥联军而建成;芷江也有一个属于中国的凯旋门——受降纪念坊,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立。虽然没有巴黎的凯旋门宏伟,只是一座不大不小的牌坊,立在入口处后的一个广场上,却承载著二战抗日胜利的历史意义,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经过翻新,走入大堂内就可看到两个代表胜利的巨型“V”字雕塑,一个在墙上,一个较小的就立在墙前,抬头往上看,就倒挂了“1945.8.21”几个数目字,代表日本在1945年8月21日到芷江洽降。
抗战胜利带来感动
与其他纪念馆或陈列馆无异,展示了很多照片和布置,重现当年的抗战场面。但受降纪念馆里有一个播放影片的小房间,播放抗日战争的纪录片和日本代表在芷江洽降的视频,包括日本陆军少将今井武夫抵达机场、坐上挂有白色旗帜的降车、到受降典礼会场签字等。
我们一团来自港澳和东南亚的媒体,从长沙、常德到衡阳,看了湖南战役的惨烈场面,香港紫荆杂志新闻部主任许煜说,看到这段受降的视频感到很震撼,甚至激动想哭。
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在受降纪念坊前接受访问时说,这个视频找了20多年,国内和台湾都没有。但他抱持著信念,想尽了一切的办法,终于在2013年的5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同年10月,视频到了芷江。
吴建宏讲述寻找过程时说:“我很关注的美国的一些动态,特别是2005年以后,蒋介石的日记在美国的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那也就是说,抗战胜利60年了,有些东西可以对外释放了,可以解密了。”为了找这段视频,他去了台湾5次,到国史馆、党史馆去,就是没有找到。
之后,吴建宏将目标放在美国,因为抗日战争时,美国有13个部队、6062人在芷江。他说,抗战历史不仅是中国的胜利,整个二战,也有盟军的一份成绩和功劳在里面,盟军应该会对此做永恒的纪念。
而在收集飞虎队在芷江的资料的过程中,吴建宏看到一篇文章,发现以前美国人对芷江的英文拼音称呼,叫“ZhiKang”,就像香港一样,美国称香港为“HongKong”。他循著这个线索,找到美国的国家档案馆去。但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每个州都有分馆,就像大海捞针一样,他付出了很多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段视频给他找到了。
挖掘整理历史铁证
馆方在去年7月7日公布了这段视频,所有媒体都以它作为头条报导,芷江一夜之间就聚焦了世界的眼光,全世界都知道了芷江、再一次知道芷江。吴建宏说,要好好地把这段历史挖掘整理,它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要把更多的文献资料、历史资料、物品找回来,这些是一个历史的铁证。
如今,他还有两个想法,包括将这段从美国找回来的日本受降原始视频,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就是把这个日本受降的旧址和美国飞虎队在芷江的旧址捆绑起来,甚至包括南京日军签字投降的遗址,联合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让芷江在反法西斯的地位,可以永远地定格。
受降会场 原貌重现
日本岛芷江受降的整个过程,被美军随军记者用电影胶片记录了下来。1945年8月21日上午,代表日本前往芷江受降的今井武夫一行所乘坐的专机,由中美空军混合编队的6架战斗机押解,飞机停在芷江机场指定位置后,旁边停有4辆吉普车,中间的两辆车被插上了白旗,这是日方投降代表所乘坐的车辆。
在抵达受降典礼会场附近时,日方投降代表被要求下车,徒步前往受降会场。随后,今井武夫和两个随行参谋及翻译获准进入会场。从视频画面可见,现场坐满了人,而坐在投降代表席间的日本代表桥岛芳雄,拿著一块白色手帕不断擦汗。
这个画面,在陈列于受降纪念馆内以芷江受降为题材、出自旅美著名油画家钱德湘之手的巨幅油画,也被描绘了出来。
受降典礼会场旧址,就在受降纪念坊的左侧,是黑色木质板房,大门上方挂著“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牌匾。而会场里面摆放著3张办公桌,都铺上了白色桌布,靠墙的是中美代表受降席,对面则是日本投降代表席。会场的物件全是按原貌陈列,桌上都摆放了当年中方代表萧毅肃等人和日方代表今井武夫等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