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26日讯)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六晚8时许以“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火箭,成功把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发射升空,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在1994年正式启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时,比美国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晚了差不多20年。新华社报导说,这两颗卫星在经过3.5个小时飞行后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标志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新华社指出,“远征一号”上段被称为“太空摆渡车”,是在运载火箭上增加的一级独立飞行器,进入太空后可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送入不同轨道。采用这种运载方式,可大量节省航天器自身燃料消耗,特别是在执行中高轨航天器发射任务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今年3月30日,“远征一号”首次投入使用,成功将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任务是“远征一号”第2次飞行,也是它首次执行运送双卫星入轨任务。
一次送双星入轨道
报导说,这次发射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6次飞行。
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都是地球中圆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入轨道后,将与先期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共同展开新型导航信号、卫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这对北斗“双胞胎”弟兄将为北斗全球组网承担“拓荒”使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介绍,作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要卫星,新发射的北斗双星将为中国建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开展全面验证,为后续的全球组网卫星奠定基础。
能与美国卫星搭线
北斗双星还有搭建“深空热线”的重任,通过验证星间链路这一关键技术,实现北斗系统的卫星在太空能畅快沟通,并能与美国GPS导航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搭上线。
谢军说:“北斗系统可以做到与其他系统兼容,用户可在北斗信号强的时候使用北斗,用GPS来帮助你修正,辅助提高导航服务精度和使用的便利性。”
这两颗卫星还将率先探测全球导航卫星面临的电磁与太空环境,监测导航卫星的干扰信号,为卫星提供抗干扰性能设计依据,为后续卫星研制积累扎实的数据。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2000年建成北斗试验导航卫星系统;第2步,在2012年建成区域导航系统;第3步,在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前两步已实现,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