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1日讯)国情咨文演说是美国总统每年年初在国会向联邦参众议员发表的报告,涵盖国情分析、立法及施政优先事项等。在现今网络发达的年代,总统可透过其他媒介向民众发表政策,国会与总统的沟通管道也不可能仅靠国情咨文。
随著时代演变,国情咨文已成为行礼如仪的传统,《华盛顿邮报》便质疑国情咨文存在的必要性。
美国宪法要求总统时常向国会报告国情,后逐步演变成总统每年发表国情咨文的惯例。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有多重目的,包括报告美国国内外形势,提出今后一年的立法建议,总统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发表个人对国家前景的设想。
进入20世纪后,民众可透过收音机和电视机同步得知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然而收看国情咨文演说的民众日渐减少。
不敌肥皂剧
中央社报导,根据“72Point”所作的民调指出,53%受访者表示不会观看奥巴马的国情咨文演说;45%民众抱怨此一政治性宣示演讲影响他们想收看的电视节目。
调查还发现,抱怨国情咨文演说与观看电视冲突的民众里,高达74%是女性。而在1000名受访者中,更有44%的人,不知道国情咨文演说在1月举行。尽管民众冷漠以对,但调查发现,69%受访者坦言总统的国情咨文演说还是很重要的。
奥巴马政府擅于利用网络和社群,去年他在面子书上宣布移民政策的行政命令内容,月初则在影音网站Vine畅谈他的“社区学院前两年免学费”构想。要让民众知晓政策,网络显然比国情咨文有效得多。
至于和国会沟通,更不可能迟至国情咨文演说,才让议员了解他的施政方针。因此,国情咨文只剩下“传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