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0日讯)当法国民众与全球网民高举“我是查理”,无惧恐怖威胁,捍卫言论自由之际,嘲讽漫画的功能何在,是否真有穆斯林惩处亵渎伊斯兰先知的经文,也引起议论。
媒体处理《查理周刊》嘲讽漫画作法不同,引起广泛讨论,有人指《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因畏惧恐怖攻击,才不使用周刊有关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也有媒体如《纽约时报》强调,向来不刊载冒犯读者的内容。
美国媒体每日刊载评论性漫画,脱口秀也嘲讽政治与宗教领袖,不过玩笑可开多大界线分明,例如种族与性别议题极端敏感,误跨红线者轻则致歉,重则丢工作,未如欧洲小报和杂志嘲讽画作般百无禁忌。
作家拉希德在《今日美国报》指出,朋友问他,对《查理周刊》先知漫画是否感到遭冒犯?他说,“会,但品味差是一回事,为此大开杀戒绝不合情理。”
拉希德表示,言论自由如同道德、智慧与优良的言语劝戒,都是伊斯兰基本信条,而维护言论自由与推动道德及智慧性言语的确有差别。
拉希德某种程度同意“言论自由下,没有神圣事物,评论至高无上”的说法;但人们也得自问,纯以羞辱为目的的冒犯,到底功能何在?是否有助于建立相对意见的沟通桥梁?是否让青少年成熟稳健?
伊斯兰世界对惩处亵渎先知的解读不一,国际事务学者扎卡利亚指出,《可兰经》虽有200多个版本,但根本没有处罚亵渎的论述,当今各地出现以捍卫先知为名的暴力行为,是政客和宗教分子为政治目的所创造。
伦敦穆斯林基本教义派教长乔德瑞则认为,在实施《伊斯兰教律法》(Sharia Law)的国度,亵渎是严重罪刑,所有信徒都希望捍卫先知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