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圈的辉煌岁月,武打片更凭精湛的动作设计、惊险场面,打遍东南亚市场,其中元彪(夏令震)就是当时红爆一时的武打明星,但他选择在影剧事业高峰时,举家移居加拿大,电影作品大量减少。
虽然元彪有一段时间移民到加拿大生活,还是持续的参与香港电影演出,像是2001年的《拳神》、2006年的《宝贝计划》、2009年的《Laughing Gor之变节》和2010年的《越光宝盒》等,都可以在电影银幕上看到他的演出。
元彪师傅于占元是上海知名的武戏教头,拜入门下,就一定要起艺名,于师傅就以其“元”字作为徒弟的艺名,于占元也创造出香港电影圈的武打明星“七小福”,而“七小福”的由来,源于于占元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周元俊)、元泰7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后来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于是借此组成“七小福”戏班。
处男作电影票房爆灯
他说,当时学戏不只要学演技而且还要练功,对于小孩来说是非常辛苦。
“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练功夫与练唱,吃午餐过后,又继续练,直至黄昏,其他师兄弟要去动物园表演,11点才能回来,吃过饭就要睡觉,隔天又要6点起床表演或练功。”
由学校毕业出来,就和成龙、洪金宝一起在香港电影圈发展,跟随大师兄韩英杰(于占元女婿)的班子当上武师。他也称自己很幸运不用当临时演员,一开始就帮明星做武打替身工作,那时候工作最多的月份,就有收入2000港币(约1143令吉),但也有过一个月里面,只有1至2组戏开工。
后期终于有一些小成绩,洪金宝当了武术指导,后面就有机会开始担任男主角,元彪首部主演电影是1979年的《杂家小子》,但是他不想做萤幕前的演员,一心想做幕后工作人员,想做武术指导,但是首次担任男主角的电影的票房却卖的不错,总共卖了400多万元港币。
后面的《蜀山》、《波牛》等先后成功打入日本市场,还经常到日本登台唱歌,还被邀拍《孔雀王子》,在电影圈获得了名与利,但元彪却对之看得很轻,完成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西藏小子》后,在高峰时为了让子女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及教育制度,选择移民加拿大。
在香港电影圈打滚40多年,元彪看尽香港电影业的高低起跌,70-80年代,香港人没有什么娱乐,看戏是最主要的节目,他们会有期待看电影的心情,但现今的年轻人只要有智慧型手机,已足够消磨时间,看电影已不是主流节目。”
“洪金宝工作狂成龙多主见”
此外,谈起“七小福”师兄弟,元彪顿时打开话匣子,指大师兄洪金宝很稳重,他是个工作狂,而二师兄成龙则是最多主见的。
重拍《七小福》最备受关注的肯定是众多师兄弟能否再次合体,对此元彪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问题很复杂,所以需要很长时间去筹备,而且找师兄们演这部戏,毕竟大家年纪都大了,就只能饰演剧中的其他角色了,例如我会饰演元彪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