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阿南1日讯)马青团针对近日在莎阿南格林玛丽(Glenmarie)轻快铁站停车站和附近,发生多起轿车被罗里擦撞的事件,促请当局尽快采取长短期措施,避免类似事件一再发生。
马青呼吁政府应全面检讨轻快铁周边设施,并公开自2017年起推动的Ert与SmartBus计划报告,重建人民对公共交通的信心与安全感。
马青总秘书苏仪芳今午在格林玛丽轻快铁站前召开记者会指出,吉隆坡与雪兰莪地区多个LRT车站存在规划错配、泊车混乱与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
她指出,本月26日下午约2时10分,停放在莎阿南Glenmarie轻快铁站附近路边多部轿车,遭路过的罗里擦撞受损,这反映出了通勤者们因车站泊车空间不足,只能将车辆停放在路边,最终酿成事故。

“我们不否认把车停在路旁的车主确实妨碍交通,但这背后反映的是公共交通接驳设计的缺陷。在缺乏足够泊车位的情况下,通勤者无奈违规停车,结果不仅车辆遭殃,还得面对罚单,这是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恶果。”
她也说,这起事故并非单独个案,雪隆地区LRT站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她说,泊车空间长期不足、行人走道规划混乱、路边违规停车风险高,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却迟迟未见政府提出有效对策,反映规划与民间需求脱节。
“随著城市人口变迁,部分车站人流已大幅增加,原有设施已无法承载现况,却未见政府对人流与泊车需求进行定期检讨与升级。”
她呼吁政府制定短、中、长期改革措施。短期内应暂缓对违规停车的执法,同时善用空地设立临时泊车场,并实施单边泊车制度以确保通行安全。中期方案包括提升人行道与脚踏车道建设,鼓励居民以步行或骑行方式前往车站。长期而言,则应将现有空地规划为多层泊车场,全面纾解泊车压力。
苏仪芳亦指出,交通部近期推出的政策,如允许线上充值My50月票,虽具便利性,但无助于解决结构性问题。
“与其谈征收拥堵费,政府更应强化第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接驳设施,让人民真正有条件使用公共交通。”
马青雪州团长陈捷森则进一步指出,雪州政府自2017年起推动SmartBus计画,声称投入高达1亿2500万令吉,期望改善“最后一哩路”接驳问题。
“但至今多数地区仍无法享有有效服务,计画成效与报告更未对外公开。SmartBus后来因巴士无法进入社区而失效,2023至2024年改为DRT试点项目,至今报告未见,服务未落实,人民只能无奈面对失灵的公共交通。”
他强调,政府必须立即公开Ert与SmartBus计画的所有执行与财务报告,并将LRT车站与周边设施的建设以人流数据为基础,全面检视各站需求与使用率。
出席记者会者包括马青总秘书苏仪芳、雪州团长陈捷森、中委兼八打灵再也区团团长张德华律师及雪州署理团长李国成。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