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影6日讯) 为全力支持和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同时培育人文学科素养,南大校友林顺忠宣布再次捐献80万令吉予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以进一步扩大“南大人一心奖”的基金规模。
该奖由林顺忠倡议并出资设立,勉励获奖者力争上游、自强不息,同时也承载著对华教和中华文化延绵不绝流传的期望。今年共19名来自该校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幼儿教育课程和辅导与咨商心理学系的优秀学生获奖。得奖者获奖状及3000令吉奖金,以奖励他们在学术与专业领域的卓越表现。
今年,林顺忠提议将“南大人一心奖学金”正式更名为“南大人一心奖”,不仅保留原有意义,更进一步强调其核心精神——激励个人成长,鼓励社会回馈,弘扬坚韧不拔、延续南洋精神。它寓意获奖者将在未来以实际行动传承南大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华教事业和中华文化的繁荣续写新的篇章。

莫顺宗:南大与新纪元一脉相传
该校校长莫顺宗教授表示,尽管南大与新纪元校名不同,但两校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共同肩负著传承南大精神的使命。
他指出,“南大人一心奖”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惠及该校文学院的众多学生,这不仅体现了奖项创立者的初心,也彰显了南大精神的延续。新纪元的学生步伐坚定,始终铭记长辈的谆谆教诲,将南大的精神薪火相传。
他强调,人文学科旨在培育教师。教师是世上最伟大的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仲尼”。即便仲尼的灯火一时熄灭,也总会有人续接灯火,薪火相传,延续南大精神。
他还建议,新纪元学生应学习南大人如何传承精神,并积极参与到弘扬南大精神的行动中。他号召大家团结一致,扩大南大人的力量,全力支持南大楼的筹款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传承与发扬南大精神贡献力量。
林顺忠年事已高,此次专程从香港返校担任本届颁奖嘉宾,充分体现了他对华文教育和南大精神的深厚情感。他表示,“南大人一心”寓意深远,巧妙结合了他名字中的“第一横”和“心”字,象征著“一心一意”传承南大精神,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顺忠还宣布,将再度为“南大人一心”基金捐款80万令吉,加上前3次捐款,使该基金累计捐款总额达到约161万7971令吉。他表示,设立该奖的初衷,是践行南大人培育英才的责任与担当。他强调,“一代人做一代事”,自己有义务完成这一阶段性的使命,为社会和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在典礼中,林顺忠深情缅怀南洋大学创办人陈六使,指出正是陈六使作为南大精神的先驱,才使无数学子得以接受高等教育,走上不同领域的舞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他还以陈六使的话“多发一份光,社会便少一分黑暗”勉励得奖者自强不息,力争上游,传承南大精神。
林顺忠特别肯定新纪元学生的出色表现,认为他们在各自领域努力奋斗,充分展现了南大的精神薪火相传。他强调,人文学科是教育的核心,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教师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传承南大精神则离不开对人文学科的重视与支持。
该校文学院院长伍燕翎教授特别感谢林顺忠在疫情期间设立该奖,以实际行动支持文学院的学术发展与学生成长。她表示,这份心意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鼓舞,更彰显了南大精神在艰难时刻依然闪耀的力量。即便在疫情期间,林顺忠依然心系学术发展,特地颁发了两次奖项,以示鼓励,为学生们带来坚定的信念与希望。
伍燕翎希冀得奖人能够持续保持这股活力与朝气,将南大精神融入课业与个人生活中,身体力行,传承不息。最后,她以当年南洋大学中文系杜南发作词的《传灯》歌词作结,深情诠释南大精神:“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 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 每一条河都要流下去, 每一盏灯都要燃烧自己”,寄望得奖人未来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还包括南大校友潘斯里魏顺莲、王宝玉、陈友平、洪家兴、新纪元副校长郑诗傧副教授、辅导与咨商心理学系系主任郭富美博士、东南亚学系系主任白伟权博士、中文系安焕然教授、文学院各系师生等。
【2024年度“南大人一心奖”得奖者】
中文 (荣誉) 学士课程:
蔡家杰、张亦婷、唐子轩、曾建宏、张 筠、彭子庭、杨宝仪、卓裕贤、黄伟杰、李芷莹;
汉语国际教育 (荣誉) 学士课程:庄凯健、颜宇程;
幼儿教育 (荣誉) 学士课程:陈子晴、张心慈、陈佩有;
辅导咨商 (荣誉) 学士课程:张沅蕾、刘扬阳、梁梓峰、谢伟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