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环境局数据指出,目前国内有8万747家工厂,对水源安全可能会带来潜在威胁,而受到该局密切监督。
该局总监旺阿都拉迪夫表示,更棘手的是,还有一些是非法经营,而没有受到环境局监控的工厂,让该局的工作显得更困难。。
他接受《马来西亚前锋报》访问时指出,这些非法工厂大部分皆建在偏远地区,如稻田及农村地区。
“非法工厂通常会使用假地址登记,以避开环境局的突袭检查。”
旺阿都拉迪说,该局主要是根据《1974年环境素质法令》,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场所采取行动,无论是合作或非法经营的工厂。
“目前共有8万747家工厂被我们监督中,至于非法工厂的名单,全国各地的地方当局、土地局皆有可能拥有名单。”
他表示,最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非法工厂,是回收材料的加工工厂,其中包括使用废旧塑料材料的回收工厂、电子电气产品加工厂及废旧轮胎加工厂。
“这些工厂以非法形式运作,是因为不想支付额外费用,仅想著赚取利润。环境部也发现,这类工厂也没有污染控制系统,而污染了水源与空气。”
他说,工厂在进行热解时,最常排出的化学物料,包括甲烷、化氢、丙烯腈、丙烯醛、乙苯、甲苯、二甲苯和柠檬烯。
“在电子废物工厂的活动中还检测到铅、锌、铜、砷、氰化物等污染物。这些材料的生产若没控制,将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他指出,非法工厂亦将产生有毒且危险的物料,而这些物料将被归类为废物以非法形式处置。
他补充,原则上,任何工厂所生产的原材料和废物,只要按照规定方式进行处理及管理,并不会有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