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华裔女子社媒分享自己一个月内,两度确诊冠病的经历,劝诫公众,别认为确诊后就能免疫大半年,现已有不少短时间内再度确诊的新冠病例了。
该名女士于日前在其个人面子书帐号发文表示,自己刚从先前确诊的隔离中结束出来,结果本周二(22日)再次确诊。
从撰文用字,看得出该名女士以乐观和积极心态面对确诊冠病一事。她说,第一次接受PCR检测证实确诊后,到了结束隔离“出关”她的自我检测(self-test)都是呈现一条线,即阴性(非确诊)结果,令她很有成就感。
不过,在她又有冠病症状后,自我检测结果随即出现了阳性反应确诊结果。
“所以,我在1个月内确诊了2次,也短短一个月内,第2次隔离。”
“别再说什么‘确诊后,会有3个月至半年的免疫期’了,其实已经有不少案例是重复确诊的。”
她说,她第二次确诊与第一次确诊相比,会更为严重,而症状是于确诊前的一周起,开始逐渐变得严重。
她细诉,一周前便感到口干舌燥,几乎每几分钟都要喝些水,以保持喉咙湿润,一旦没喝水,喉咙就会很不舒服。
“接著开始有一点喉咙痛,像是吞了鱼刺划伤喉咙的感觉,再来喉咙很干、很痛和有痰,声音也开始沙哑。”
她直言,在这些加剧的症状后,她就自检到阳性反应结果了。而另一点,就是在没有睡眠不足的前提下,她会脑袋思绪空白,不确定这和确诊有否直接或间接关联。
而她随后逐一列出现的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喉咙干涩、鼻塞、咳嗽、有痰及头痛。
“确诊第三日,喉咙痛好多了,但咳嗽并没有减少,反之增多,虽然确诊第二天痰很多,需要一直吐痰,但第三天就不会想要吐痰了,而卡痰的感觉令呼吸有些不舒服,咳嗽咳到没力气、瘫软,吐出的痰有些许颜色,似乎是淡淡的血色。”
不仅症状,她说CT值也比前一次确诊低,意味著传染力变高了,血氧量也是比较低,前一次确诊血氧介于97至98%,而本次确诊血氧量稍降至95至96%之间。
她也不忘再三强调,别认为就算确诊过了,自己就会很安全,而肆无忌惮,因为人民不知道,第一次和第二次确诊是不是同一款病株。
“希望大家在防疫上,不要掉以轻心。”
文中,她也有分享了自己抑制冠病症状的方式和对于重复感染的观点,但新冠肺炎症状和有效抑制方式因人而异,不鼓励确诊者轻易尝试,应先以自身生理调节衡量是否可食用/使用。
“椰水、盐和桔子搭配的药方是挺有效的,加上每餐2粒维他命C,症状真的有好转多了;我个人觉得,第一次确诊后,如果不严重可能身体免疫的抗体不多/不强,就有有再确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