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阿南9日讯)随著已有部分餐饮业者陆续调涨餐饮价格,穆斯林餐馆业主协会(PRESMA)主席贾瓦哈表示,巴生谷和黄金地段的嘛嘛餐馆可能需要调涨饮食价格,涨幅为10仙至20仙,以弥补因原料和商品价格高昂而增加30%的成本。
他表示,该协会将会在下周三(12月15日),在年度大会上商讨涨价课题,同时已经致函要求与贸消部长亚历山大会面,以获得该部门的建议。
在上述调整下,预计受影响的包括拉茶、美禄、印度煎饼、多屑(thosai)、印度烤薄饼(capati)、炒面等。
贾瓦哈表示,业者已维持目前的价格超过3年。该协会或许是唯一要求会员在12月31日前,不要涨价的协会。
“但明年我们肯定会以合理的幅度调涨,我们会尽量减少涨幅。”
他强调,涨价并非是因为业者要赚钱,而是为了应付不断上涨的成本。
“哪怕我们每片印度煎饼收费2令吉50仙,也无法从中赚多少钱,因为我们得提供肉汁(gravy)或扁豆咖哩(dhal)”
人工短缺、原料涨价 导致成本提高
除了商品价格高昂,贾瓦哈声称,餐饮业也面临工人短缺的问题,导致雇主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薪资来雇佣员工,进而增加管理成本。
另外,印度餐厅公会(PRIMAS)副主席克里斯南相信,公会部分会员已经调涨店里的餐饮价格。
“我们购买的原料和商品价格,增加了50%至100%。”
克里斯南将物价飙涨归咎于2019冠病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而餐馆里使用的物品,约70%来自国外。
“一箱48罐炼乳在一年前还是107令吉,但如今要价127令吉。进口的扁豆在一周内从123令吉涨到129令吉。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我们几乎不可能在不涨价下,维持餐馆生意。我认为,我们需要调涨15%至20%,来弥补不断上涨的成本。”
“一些餐馆将他们的价格提高10%,或10仙至30仙,这并不太会真正影响(消费者)。消费者能够理解,因为他们也是(需要)购买居家用品的人。”
“公会还没召集委员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召开以前,我们需要查明涨价是否是永久的,价格是否可控的。”
“我们不鼓励会员涨价,但也不能阻止他们这么做。”
克里斯南也敦促政府了解食肄业者的困境,而非仅关注业者向消费者收取的价格。
“自2020年3月,约有1000家食肆因无法负荷营业成本而关闭。”
多数经营者声称 中介商是涨价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雪州马来小企和商贩协会呼吁政府,为批发商品建立一名单系统,尤其农业和粮食产品,以加强监控与防范操纵涨价。
该会副会长卡玛阿末表示,国内贸消部和相关部门,只要通过该系统就能识别哪些地区的批发商和供应商,在随意抬高价格牟利。
他透露,贸消部目前有为批发商注册名单,不过,该系统上主要都属于统制价格的商品,例如鸡肉、包装食用油和面粉等。
他告诉《马新社》,通过该清单系统,贸消部可获得有关批发商的更多资讯,例如他们购买和供应的商品以及他们的经营地点。
“因此,当价格上涨时,政府可检测追踪到责任方,更容易于监控价格,以便当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价格不会那么高。”
“随著当前商品价格的上涨,所有批发商都需要向国内贸消部注册,并由该部设定有关商品的最高价格。 ”
与此同时,根据《马新社》在莎阿南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经营者声称中介商的存在,是当下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杂货店业者阿尼扎(35岁)表示,店里一些商品价格比以前高,尽管供应商声称工厂价格已上涨,不过,实际上中介商才是责任方。
“由于经过中介的供应商,所以,当货物到达我们时,价格会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