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澳洲林火、海洋污染等灾难突显人类应齐心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而生态保育并不是学者专家的专利,每个人皆能运用自己擅长方式参与,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的。
本地保育工作者最近与绘本画家跨界合作,策划推出“10个保育英雄系列绘本”,透过画与故事生动记载默默守护国内生态的保育工作者,更让国人了解生态保育的重要及珍惜我国独有生态环境。
参与这项计划的生态绘本画家梁玉美(阿米)指出,我国有不少人从事生态保育,但网路上无法寻获他们的完整资料,加上保育资料偏向学术性质,让民众对生态保育产生距离感。
当海马研究专家林志威博士与大马登嘉楼大学退休教授兼海龟研究专家陈定兴博士,去年10月萌生念头用绘本记载保育英雄事迹而找她合作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
“有些人会演讲,可直接把保育知识传达给人们。我喜欢画画和写故事,画画也是一种媒介,就用自己擅长方式参与保育。学术可能只有一小撮人看得懂,绘图人人看得懂,绘本能去到更远的地方。”
梁美玉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这系列绘本会以10名不同领域的保育工作者为故事主线,再带出特有动物与生态,让读者了解生态保育,也鼓励小孩日后能加入保育行列。
她透露,目前系列绘本敲定的生态领域包括槟城眼镜食叶猴、东海岸海龟、浮罗交怡海豚、霹雳州红树林、老虎及沙巴侏儒象,这都是我国重要的资产。
她已开始著手筹备第一本保育英雄绘本,与槟城眼镜食叶猴计划发起人叶茹琳走入森林实地考察,了解后者观察叶猴、采集红外相机数据等实际情况,作为收集作画素材。
她坦言,目前这项计划因新冠病毒疫情影响资金筹募,但团队会尽力克服,以便这项有意义计划能够落实,为我国保育界献一份力。
深入森林考察原住民部落
在资讯科技时代,画家能轻易上网找到大量作画素材,我国却有画家坚持走进森林深入原住民部落实地考察,只为了确保画作细节准确,真实呈现我国原住民生活及保育生态原貌。
来自大山脚的生态绘本画家梁玉美(阿米)2018年初著手绘画50年代北砂拉越巴里奥原住民小孩穿著遮羞布“焦瓦”上学的情景,特意飞到巴里奥5天,入住长屋与原住民近距离交流。
她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虽然找资料和实地考察是耗时间,但作画时能画得更细,更贴近真实情况,不偏离原本面貌。
阿米举例,在画《绑“焦瓦”的学童》,文稿是原住民孩童长途跋涉上学途中向长屋借宿,在长屋外架起木架煮食,后来与原住民向导交谈后才知道是错误资讯,长屋居民都在屋内热情款待小孩,甚至给他们准备米饭作为隔天赶路便当。
“如果没有和巴里奥原住民对话,也不知道只有原住民女孩才能到厨房帮忙,小男孩则在户外帮忙收集木柴。画错了,会让读者对原住民有错误认知。”
她提到,现在人人追求科技发达,显得原住民很落后,其实他们很有智慧,像巴里奥的原住民懂得提炼泉水为盐巴及盛产稻米,也懂得利用大石从高处滚下,在树林间劈出一条通道。
阿米说,大部分砂拉越原住民都皈依基督教,经常有教会及非政府组织到原住民部落帮忙,但多属于季节性质,办一次性生活营就结束,后续影响力不大。
她认为,若要提升原住民孩童教育水平,不管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可以考虑每月固定活动如补习班,轮流派员到部落教导孩童,才能发挥长久效用,因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阿米去年底也到柔佛南部坐船出海看黄金海马及海草床,为刚出版的《一个海马的故事》采集作画素材。
她说,每趟实体考察都让她收获良多,亲自到现场才感受到填土过程对海草床及黄金海马的破坏力,更能深刻体会保育工作者竭尽所能抢救海马的心境。
通过艺术媒介教育市集小贩
尽管新冠病毒疫情严重打击各行各业,但有人从中找到商机,也有人视之为创作灵感,甚至是完成目标计划的良机。
生态绘本画家梁玉美(阿米)向《马新社》说,行管令期间虽然被迫暂停教画工作,她却逐步完成手上几项绘本工作,包括在6月完成《天梯下的女孩》绘本。
她在这段期间也投入陌生领域,参与槟城吉灵万山市集海产部WE计划,用艺术媒介协助唤醒当地海产小贩及市集管理层,以便市集能建立安全卫生垃圾桶区及分类处理有机海产废料。
“虽然疫情造成很多不确定性,但尽量完成手上的工作,一本绘本已在行管令期间出版。这段期间,WE计划也受疫情影响,培训活动被迫延长及无法与市集管理层开会,要设法吸引海产小贩参与,要找寻用海产有机肥料的园主、让绘测师绘制更好的垃圾区,我们只有一步一步来。”
阿米曾在国际学校教画,后期在住家工作室教学生画画,主修水彩及油画的她采用名画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西方艺术史及鉴赏大量世界著名画作,再让学生创意临摹及古画新解,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各种创意。
“以前学画是临摹老师的画及上色尽量保持与原著一样,对老师以外的绘画风格甚至西方艺术史都不了解,更别说鉴赏各类画作的能力。”
她以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为例,除了讲解画家的事迹及时代背景,也介绍其经典作品《金鱼》,让小孩迅速建立基本印象,然后创意临摹《金鱼》,学生的作品都很天马行空及创意。
最令她欣慰是有位10岁学生随著家人到欧洲艺术馆时,可以向家人转述画家及名画特点,令家长惊讶孩子已有鉴赏画的能力。
“如果要教人辨认钻石,首先必须先让对方看真正的钻石,才懂得分辨假的,同样的,学画也要懂得鉴赏画,那就要先看大量的好画。”
她也坚持自己的画作要传达正向或真善美理念,尽量呈现世界的美好,让人们更懂得珍惜森林及大自然资源。
她说,过去参观画廊,很多当代艺术作品呈现暴力、黑暗、丑陋、沮丧、颓废等元素,虽然也反映现实,却看得令人不舒服。
阿米早在1990年代《儿童乐园》客串插画,得过国际马来西亚区菲力浦莫里斯艺术奖安慰奖,在槟城多个画展展出过作品,目前是文桥传播中心御用插画及绘本画家,自己也出版过多本生态绘本。
她坦言,在马来西亚当个画家是不容易生存,每次展览必须要有新画作,需要等知音出现购画才有收入,反之渐获国人接受的绘本可成为画家的另个出路,目前有更多家长及学校愿意使用绘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