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讯)正所谓穷人不能穷教育,惟日前却传出有马大生三餐不得温饱,被迫挨饿上课的消息,引起社会大众关注。为解决“钱不够用”的问题,时下许多在籍高教生都选择充当“宅男宅女”,拒绝娱乐交际,以便节省生活开销,同时亦会打工补贴生活费。
记者今日抽样式询问国立和私立院校的高教生,大部分接受《东方日报》采访的学生都认为,房租和交通费是日常最大开销,同时会透过缩减伙食、娱乐或交通方面的花费,以便在月费上取得收支平衡。
陈爱琳( 拉大三年级, 2 2岁)表示,其母亲每个学期(约4个月)会给予2000令吉生活费,而其则会妥善分配。
“一般上, 我一天只吃两餐,中午睡醒就跟午餐一起吃,所以每天伙食费不会贵。”
她说,本身花费最高是在购物,一旦发现预算不足,则会减少出门及削减娱乐费,以便控制开销。
超支控制膳食
“我每个周末都回芙蓉,每个月交通费大概是100令吉以下,有时朋友载可以再省一点。”
谢明俊(拉大一年级,1 9岁)则说,每周家里会给400令吉生活费,而其会在扣除住宿、伙食和各种杂费后,把余额存下来,用于缴付下学期的学费。
“如果那个月开销超出预算,早餐就会选择吃燕麦或面包充饥;而杂饭只是夹菜跟蛋,就只要给2至3令吉即可。”
此外,杨凯斌(马大生,槟城)透露,其生活费主要取自高等教育基金贷款,同时父母也有给一些零用钱。他会把一日三餐的开销限制在15令吉,通常早餐会吃得较少,故开销刚好够用。
“数据费是源自父母的附属分线,因此每月花费能够控制在600至700令吉左右,当然我会希望近年不会持续有物价调涨,避免打乱了原定开销计划。”
陈家钦(马大生,霹雳)认为,膳食开销比较容易做调整,一般没有肉类的餐点也要3令吉至3令吉50仙;若有挑选肉类,则可能介于5令吉至5令吉50仙之间,而他通常选择能吃得饱就好。
他说,通常是步行或乘搭院内巴士,但有时上课时间和巴士趟次不足或乘客太多,还是会有需要乘搭有收费的巴士。
另外,来自中国刘鸣山(马大生)认为其在膳食开销稍高,主因是他并非本地公民,因此升学花费会比在地公民多花一倍!他只能选择在膳食上作出调整。
“我几乎没娱乐开销,早前想到约朋友打球的话,健康又省钱,但也留意到租用打球场地是按小时计算收费,可能会约朋友到免收费公共场合去打球。”
兼职赚钱 缺钱减少出门
高教生为了应付生活费,半工读以维持生活开销。
吴佳荟(博大一年级,21岁)表示,本身透过高等教育基金(PTPTN)缴付学杂费、宿舍费和食堂膳食费,而剩余的贷款则用于补贴日常开销。
她说,校方开放每学期400令吉的膳食费,故她多数选择在食堂用餐以抵消该笔费用,只有周末或大日子才到外面用餐。
“我在期末假期都会到外兼职侍应,日薪约60令吉,一个月下来大概攒到1800令吉,这笔钱就会用作下个学期的生活费。”
她坦言,本身不会刻意限制娱乐消费,不过平日则会克制到市区的次数,以保留“固打”到下一次。
“如果那个月比较拮据,就不要出门,因为我每次出外找朋友或去车站都只能乘搭Grab,每个月单单车费就超过100令吉。”
苏要升( 拉大三年级,22岁)表示,父母每个月会给予900令吉的生活费,而其本身也是一名自由工作者。
“我以前也做过展销员,不过回报率较缓,后来改为登台表演和网卖,收入较高之余,也是我的兴趣。”
他笑言, 碍于本身是篮球员,除了签购月费120令吉的健身配套,也经常参加团练。虽然大部分出赛经费皆由校方承担,惟其却对球鞋情有独钟,需额外费用买鞋。
“虽然我很喜欢买球鞋,不过当钱不够用时,就减少出门,或者是坐朋友顺风车省车费。”
他认为, 省钱方式十分有限, 反而建议学生设法增加收入,如兼职网卖或销售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