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疑缺防洪集水池,加上受多个发展工程影响,以及超乎平常的过多雨量,或是造成日前在大使路、孟沙、马来亚大学发生闪电水灾的“致命伤”!
在本月12日(周四)大使路、孟沙路和马来亚大学发生严重闪电水灾,其中就以大使路(近士曼丹路)的情况最为严重,导致整个隆市有超过百辆轿车浸泡在水中。过去,尽管大使路也曾发生水灾,但12日闪电水灾是最为严重。
从孟沙至马来亚大学的路段,向来都被列为水灾黑区,而上述地区的范围都没有设有防洪集水池,而离孟沙路至马大路段最近的防洪集水池,则是迪沙花园防洪集水池,虽然这个防洪集水池是与精明隧道衔接,但却没有与孟沙至马大路段的排水系统衔接。
淹水范围无防洪池
根据早前联邦直辖区部公布的原因,异常的降雨量,是导致日前孟沙路至马大路段发生水灾的主因;当然,也有矛头指向有数项工程同时在进行中,排水系统还未完善衔接也是因素之一。
吉隆坡市政局谘询理事会成员拿督刘开强指出,确实在马大、孟沙路和大使路范围是没有设有任何防洪集水池。而且,也相信水利灌溉局不会贸然兴建,这是因为防洪集水池必须与河流或当地主要排水系统衔接,才能发挥作用,即兴建前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和考量。
他说,隆市有27个防洪集水池,而主要防洪集水池则包括与克拉容河衔接的甘榜特丽玛(Kampung Delima)防洪集水池,以及和增江河衔接的依登花园(Intan Baiduri)防洪集水池。
“惟,这2个防洪集水池,同样没有与上述发生闪电水灾的地区衔接。”
他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12日的闪电水灾,除可能是缺防洪集水池造成外,也可能是降雨量异常高所致。
“因降雨量过大,令到排水系统无法负荷,所以雨水就会从沟渠倒流到路上,进而引发‘来得快,去也快’的闪电水灾,这种情况低洼地区最常发生,因为水都是往低处流。”
他也说,防洪集水池是否操正常操作,全由水利灌溉局“掌控”,地方政府难插手展开维修、保养工作,若防洪集水池有任何“毛病”,也只能通知水利灌溉局进行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