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我国智能手机使用率偏高,根据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2014年已达53.45%,许多低头族已不自觉中染上严重“网瘾”;临床治疗师和辅导师提出4大建议,协助网瘾重患者如何重拾健康生活。
如今进入网际网路的发达时代,每人几乎人手一机或两三只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能凭一键走天涯;但当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不在身上时,就犹如断绝生活技能一般,万万不能!因此,上网成瘾,已是我国社会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临床治疗师和辅导师认为,上网成瘾类似病态赌徒或吸毒者,对于某些行为和物品无法自拔,失去自制能力,久而久之成为习惯。
因此他们提出4大建议,分别为(一)把浏览社交网站的时间,改为网上学习;(二)勿让生活只有线上活动;(三)制定上网时间表;(四)设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如何摆脱成为网瘾重患者。
过度依赖网络
而最常见的上网成瘾行为,包括无法克制上网的举动,时时刻刻都想耗在互联网上,无法上网时会感觉不适或不耐烦,宛如非常饥渴或按耐不住,重患者甚至会出现人际、健康及精神上的问题。
日前“妻终日沉迷IPad,老公欲收回反被砍”及“12岁男童带走父亲智能手机离家”等新闻,反映出我国社会已出现滥用和过度依赖网路的重患者,也牵引出种种的社会问题。
临床心理医师梁惠美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指出,社交网站原是一个很好的资讯平台,网民能即时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趣闻、资讯和知识,增广见闻。
她说,不过,也因为网路的发达,一些无经过滤的不良资讯,也很容易“入侵”网民的思绪,让他们享受待在虚拟世界中的种种,反而忽略了日常生活上的各种生活技能。
“在社交网站盛行之前,青少年沉迷上线游戏而废寝忘餐,甚至暴毙、无法自拔浏览色情网站等,都是上网成瘾的例子。”
她表示,直到社交网站疯魔全球,智能手机越来越来普及化,娱乐、资讯、工作事务都能通过手机完成,大家都“一机在手,万能无忧”。
“一旦手机离手,无法随时滑手机时,一些人就会感觉焦虑、浑身不舒服,严重更会出现暴躁的情绪,这些都是网瘾重患者的症状之一。”
她举例,无法自控地使用手机或电脑、对人际交往没有兴趣及被线上活动占据大部分生活,也能被归类为“网瘾”患者。
她曾接触一个案例,一名少女因为长期挂在社交网站上,每天与不同身份的网友聊天,没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导致出现幻听和幻觉。
“少女一直幻想自己的面子书户头遭盗用,经常看见其人头相被更换,但这些事情其实都不存在。有关少女目前还在接受治疗,要让她完全戒除网瘾需要费一大功夫,目前我们团队还在努力中。”
她说,人们过于沉迷虚幻的网路世界,时间管理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造成人际孤立,无法与身边人正常交谈,也无法专心在学业和工作上。
善用网络 做有意义活动
生命线资深培训带领员及讲师陈云娟说,与其强迫成瘾者“戒掉”上网,倒不如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把上网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网络活动上。
她举例,21岁以下的网瘾患者,可分为小孩和青少年,父母可以选择没收小孩的平板电脑,也可以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但这种强迫性的举动,并无法根治问题,反而会本末倒置。
她建议,可以让孩子上网学习新知识,例如网路设计、平面设计、网络动漫设计等,久而久之,家长们会发现孩子上网的时间,是花在学习上,而不是无谓地游览在一些不健康的资讯中。
认清问题对症下药
她说,至于21岁以上的成年人,都拥有基本的自制能力,大部分成年网瘾患者都是选择去逃避,不愿面对真实的世界,所以才一头栽入虚拟世界中。
“三不五时就要滑手机,为何对方已读不回Whatapps,刷新一下面子书,看看刚上传的照片有多少个赞等,都是非常‘普遍’网瘾患者的行为。”
她分析,一些人对Whatapps“已读不回”的情况,会感到非常生气或沮丧,皆因人类内心都存有“被重视”的价值观,这类的患者病情似乎更严重一些。
她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救能力,只要进行适当的辅导,认清内心的自己,面对问题的根源,是可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只要控制线上活动的时间,不要让它成为生活上唯一或占大部分的生活,善用网络带来的方便,就不会被手机‘牵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