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日讯)据《新华网》报导,2025年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将于明日(4月30日)上午9时至11时(农历四月初三)登场,对应干支为乙巳年(蛇年)、辛巳月(蛇月)、己巳日(蛇日)、巳时(蛇时),形成“四巳交汇”。据悉,今年将出现三次“蛇年蛇月蛇日蛇时”,分别为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4日,每次均出现在上午9时至11时。这一现象源于传统的干支与生肖纪年方法。这一独特的传统历法现象也迅速登上了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据报导,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于28日公告表示,这一有趣现象是基于,传统干支和生肖纪法标记年、月、日、时而形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一共10个;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
王科超表示,天干和地支依序搭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排列成60个干支组合,俗称“六十甲子”,以此记录年序与日序,并循环往复。
他解释,古代还用干支纪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循环纪时,对应到现代的24小时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小时,即23时至1时是子时,1时至3时为丑时,以此类推,9时至11时是巳时,“古人还把十二生肖,与各地支相对应,今年为乙巳蛇年,所谓蛇月、蛇日、蛇时,其实就是巳月、巳日、巳时”,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出现“蛇年蛇月蛇日蛇时”的特殊组合。
农历至今仍沿用干支纪年和纪日方式。今年为乙巳年,即“蛇年”,其中“巳”对应蛇。农历日子既可按数字顺序命名,如初一、十一、二十一等,也可用干支纪录,每六十天为一循环。
在纪月方面,古代曾采用干支历,以二十四节气划分月份,并用地支标记月份,如四月为“巳月”。现代则以朔望月为标准进行数序纪月。不过现代农历与古代干支纪月方法略有不同。
王科超指出,今年的“蛇年蛇月蛇日蛇时”现象将出现3次,分别在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4日的9时至11时,“三次的间隔时间,与干支纪日的方法有关,由于地支有十二个,因此每隔12天就出现一个带‘巳’字的日子,形成这一有趣的历法巧合。”
依照最传统的干支历算法,应到公历5月才能迎来今年的第一个“蛇日”;但结合现行农历和古代干支纪月规则,4月30日对应农历四月初三,干支纪法为乙巳年辛巳月己巳日,因此可视为今年首个“蛇年蛇月蛇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