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5日讯)中国北京一名张姓男子,他的手机在2024年1月某天半夜突然莫名震动,整台手机也无法操作。张男原以为是手机故障。但直到隔日才惊觉,自己的信用卡被盗刷,款项支付至泰国的一间免税店,购买了一只价值人民币1.5万元(约9164令吉)的手表。后续中国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案件牵涉境内外盗刷犯罪集团,并顺藤摸瓜捣破一个涉及70多人的庞大诈欺网络,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1000万元(约610万令吉)。
根据星岛网的报导,警方根据提货单上的信息,发现手表被一职业带货人带回国内,并第一时间把手表用快递发走了。
警方于是锁定收件的张姓嫌疑人。而调查也发现,张姓嫌疑人每日接收大量包裹,且寄件人多来自机场,明显与中国境外有频繁交易纪录。
手机深夜无故黑屏,翌日发现信用卡在泰国免税店花费人民币1.5万元购买了一只机械手表。
后续警方发现,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诈骗集团,采取“上游盗取信用卡信息—中游销赃—下游洗钱”的方式运作。上游疑犯透过钓鱼网站或假冒公检法机构,诱使受害人输入银行卡资讯,并将卡片绑定至境外电商平台或免税店进行消费。之后,职业“带货人”会将商品从境外运回中国,最后由接赃者转手变现,再透过虚拟货币进行洗钱。
中国警方也为此在16个省市展开行动,成功逮捕70多名疑犯,并查证超过150宗案件。
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指出,受害人的信用卡信息可能透过多种手法被盗取,包括假冒官方网站的钓鱼简讯、诱导填写个资、以及伪装成公检法人员诈骗。警方提醒,信用卡相关资讯如动态口令、密码、卡片有效期、卡背后三码与短信验证码,皆不可轻易泄露。
此外,公检法机构不会透过电话或网路要求提供银行资讯或转帐,任何以此为由的联系皆为诈骗。
为防范此类盗刷事件,中国警方建议民众,若无境外消费需求,可联系银行暂时关闭境外支付功能,以降低风险。各大银行的App亦提供“境外安全锁”、“夜间安全锁”及“异地帐户锁”等功能,使用者可根据需求启用,避免遭受不明交易。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