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讯)随著政府计划从明年起对钢铁和能源业征收碳税,分析员预计这可为政府每年增加近10亿令吉收入,同时也能推动重工业减少碳排放。
BIMB证券分析员指出,借鉴新加坡的做法,碳税的起步征收率为每吨5新元(16.47令吉),可针对电力、交通、燃料开采、工业燃烧和工业加工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计为约2亿8800万吨。
“适当的起步点可以留出时间,评估碳税对经济和环境影响,同时也为各个行业提供适应空间。”
新加坡碳税于2019年推出,是东南亚首个针对年排放量2万5000吨或以上二氧化碳的设施征收碳税。
新加坡的碳税率最初是每吨5新元,并在2024年升至25新元(82.33令吉),到2026年将增加至45新元(148.20令吉)。
其碳税涵盖新加坡约80%的全国排放量,不提供任何豁免或免费配额。
汶莱、越南、泰国也跟进
除了大马,区域内汶莱、越南和泰国也推行类似的碳税计划。
我国政府是在去年提呈2025财政预算时,宣布将推行碳税计划,征税对象是钢铁与能源等高排放行业。
同时,碳税的推出恰逢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的启动,该机制对进口到欧盟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为原本可能将生产和排放转移到其他地方的欧洲国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大马人均排碳量为9吨
分析员表示,大马2023年的碳排放量为约3亿2500万吨,其中能源领域的排放量占总量的80%以上,而人均排放量为9吨,反映我国高度依赖对化石燃料。
“尽管我国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比例不到1%,但上升趋势凸显了实现2030年降低碳排放和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必要性。”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