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日讯)美国关税战步步进逼,中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指出,虽然美国的关税政策会给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但关税的影响不如一些机构预测的那么严重,今年中国经济成长5%的可能性仍非常高。
据《21世纪经济报导》日报导,林毅夫周一参加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提出“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的主题演讲,阐释中国经济成长的内在逻辑,分析中国未来发展前景。
他说,除非美国发动贸易战导致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那样的后果,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否则中国经济实现5%左右的增长可能性仍然非常高。如果中国没有美国关税政策干扰,甚至有望实现5.3%以上的增长。
在林毅夫看来,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模型,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更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经济体量,以及充分政策空间。
出口转内销拉动内需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达5246.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4.65%。
林毅夫分析道,面对对美出口的压力,一方面,中国可以出口转内销,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例如,政府推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并提供补贴,京东也宣布启动2000亿人民币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以拉动内需。
另一方面,企业还在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新兴市场,分散出口风险。
此外,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都比先进国家要充足得多。
针对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林毅夫认为,关键在于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在他看来,当前消费增长乏力,主要反映了民众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稳。因此,提升生产力、增加就业和收入是关键。
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
他认为,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一方面需丰富优质产品满足需求,如广受欢迎的电影《哪吒 2》;另一方面需提振市场信心,避免负面预期抑制消费意愿。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