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作为一名投资者,你会优先考虑哪只股票?
在这样极端且高度不确定的情境下,很难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战争会引发广泛且难以预测的市场波动。
不过,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在全球危机中转向防御性资产,而防御类股票(尤其是那些拥有长期稳固政府合约和技术领先优势的国防承包商)通常被认为是较为坚挺的投资标的。
例如,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股票代码 LMT)历来被视为全球最大的国防承包商,其产品线覆盖了F-35隐身战斗机、先进导弹系统、卫星和其他高科技军工产品,在战争期间往往能从政府订单中受益,进而支撑企业业绩和股价表现。许多专家和市场评论指出,在危机或战争情景中,这类公司通常能利用不断扩大的防务预算保持相对稳定和增长。
你知道吗?
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承包商,其主要产品包括F-35战斗机、爱国者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洛克希德马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非常亮眼。目前正处于订单创纪录的良好状态,截至2024年尾,其订单积压高达约1760亿美元(7780亿令吉),这充分显示出全球对其先进防务系统的强劲需求。公司不仅在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上取得显著成果,预计2025年将交付170架至190架F-35飞机,
而且在导弹防御、精确打击和空天领域也陆续获得了多项重大合约,例如美国陆军的一项价值45亿美元的PAC-3升级合约和来自多个北约盟国的新订单。这些订单不仅巩固了洛克希德在全球防务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公司未来数年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在部份机密项目上存在成本上涨和软件升级延迟等挑战,导致近期净利润承压,但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生产效率,力求在未来实现稳健增长。公司对2025年的销售额预测在737.5亿美元至747.5亿美元(3260亿令吉至3304亿令吉)之间,同时预计自由现金流将稳定在较高水平,为持续返还股东价值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以下图表展示了市场共识的预测:


估值
洛克希德马丁在全球防务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包括波音公司(Boeing)、诺斯罗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通用动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以及雷神技术(Raytheon Technologies)等。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英国的BAE系统(BAE Systems)也构成了其重要的竞争对手。这些公司均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能够提供类似的高端军用飞机、导弹防御系统和其他先进防务产品,并在争取政府合同和国际订单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我将对洛克希德马丁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EV/EBITDA比率的比较(不包括波音,因其较高的比率(37.9倍)使比较失去参考意义),以评估洛克希德马丁在估值方面的相对位置。截至2025年4月9日,洛克希德·马丁的EV/EBITDA为11.7倍,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4.1倍。

总结:
洛克希德马丁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全球防务需求的增长,正稳步实现长期增长目标,预计将在持续上升的军费开支中保持领先地位。其在美国国防预算中占比显著,地缘局势紧张有望推动更多订单。然而,公司也面临挑战,如中国实施的制裁可能影响其供应链,尤其是在稀土材料获取方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 任何投资决策都应结合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和对市场的判断;
‧ 上述观点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请在做出决策前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
‧ 战争环境下的市场行为复杂且多变,历史经验仅供参考,未来走势依然充满变数。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