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8日讯)俄乌战爆发后,加剧全球粮食危机,联合国统计,全球超过7亿人面临饥饿,然而,中国却在全球大举搜刮粮食。
华府智库最新研究指出,2022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约983亿美元(约4638亿令吉),创历史新高;截至 2022年,中国拥有全球69%的玉米储备、60%的米、51%的小麦和37%的大豆。
北京囤粮 搜刮全球近七成玉米
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近日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主要挑战与新的政策因应措施”研究报告。文章披露习近平上台后的粮食安全战略,习近平之所以聚焦粮食安全,主要是无法确保稳定的粮食供应恐引发社会动荡,进而危及政权稳定。
不过,中国正面临7大粮食供应挑战,包括耕地减少、贪腐、消费者需求变化、技术及生产力问题、气候变迁、粮食浪费、劳动力下滑以及地缘政治局势变化。
尤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使国际粮食供应链的脆弱性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俄乌战导致全球食品价格飙升,鉴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食品进口国的地位,这对中国的影响更为严重。
为了缓和冲击,中国维持庞大的粮食储备。根据美国农业部估计,到 2022年,中国拥有全球69%的玉米储备、60%的米、51%的小麦和37%的大豆。近年来,中国仍持续加大囤粮政策。
文章提及,中国在2023年购买的大豆数量创纪录,并于去年9月与俄罗斯签署一项协议,在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和中国黑龙江省边境两侧战略性地,建立一个价值1.59亿美元的新粮食枢纽,伴随这项交易的是增强储存和运输能力的协议,同年10月,北京和莫斯科签署一项价值260亿美元的协议,未来12年出口7000万吨粮食,并加快中俄新陆地粮食走廊的建设,以便俄罗斯和其他欧亚国家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依赖进口 粮食自给自足梦一场
文章直言,全球粮食市场错综复杂,任何追求自给自足的粮食政策,都将导致中国失去全球农业市场运作所带来的好处。尽管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做出巨大努力,然而,追求粮食安全的绝对自给自足,是一个不太可能的目标。
文章认为,中国仍不得不继续依赖进口,以满足粮食需求,这是必然的趋势。为了防范依赖风险,中国可能会投入食品、技术和专业知识等领域,以满足粮食来源多元化。
文章总结,由于习近平已将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习认为这些努力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家安全以及中共的合法性和存续。作为全球领先的食品进口国,中国提出和发起的策略将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重大外溢效应,这使得中国加强粮食安全的努力不仅是中国关心的问题,也值得全世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