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新冠肺炎疫情死灰复燃,拖累本地企业缩减产量,导致11月大马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萎缩至48.4点,略低于10月的48.5点,是连续第5个月下跌,同时也与50点的荣枯分界线渐行渐远。
编纂PMI的市场和行业研究机构IHS Markit表示,虽然这表明我国制造业的营运进一步放缓,但恶化程度不如首波疫情爆发时严重。
PMI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业在末季的复苏失去动力,公司持续缩减产能,而新订单流入也逐步减少。这是因为,国内外新冠肺炎病例增加,导致市场需求减少。
“尽管第3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明显复苏,但制造业却停滞不前,主因是我国经济和主要国际市场都被疫情反扑所影响。”
11月制造业产量和新订单均有所下降,但恶化速度明显低于4月份。
政府把复苏阶段行管令(RMCO)转为较为严格的有条件行管令(CMCO),导致订单下降,跌幅快于新订单流入的速度。
出口方面,市场普遍认为,印度等主要市场的疫情反扑是造成出口订单持续疲软的原因,出口已连续11个月走低。
尽管如此,制造业员工数量趋于稳定,裁员率降至5月份以来最低水平。
无论如何,制造商近期面对原料短缺造成的成本压力,11月平均成本负担连续第6次上升。
与10月相比,投入成本通胀率有所增加,并且是4个月以来最快涨幅;而更高的成本预料将有部份在未来转嫁给客户。
“为应对生产和新订单下降,制造业遂缩减采购活动。今年末季,原料和半成品库存及成品库存均有下降。”
制造业者乐观
展望未来,制造业者对未来12个月的生产前景越来越乐观,并冀望疫情降温后,需求和更广泛的经济复苏将相应到来。
IHS Markit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森表示,制造业者继续与疫情不利因素争斗,有条件行管令限制国内活动,而其它国家封锁边境也局限出口,导致原料供应进一步延迟。不过,全球人流管制的影响远没有今年初时严重,料对末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冲击较为温和。
“未来1年的商业乐观情绪也较今年初更乐观,但仍低于9月时的接近峰值水平,预示未来的商业开销尤其是投资方面表现更具弹性。”
区域方面,东南亚国家的PMI表现显见好坏参半,当中,印尼为50.6点,是今年第3次超过50点水平;泰国则企稳在50点左右;而越南和菲律宾仅收窄至49.9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