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讯)中国消费者物价(CPI)继续稳定上升,但仍低于政府目标,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的跌幅小于预期。
中国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连续第3个月同比上涨2.3%,符合《彭博》调查预估。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4%;经济学家的预估中值为下降3.7%,3月份为下降4.3%。
通胀转强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推升,中国央行或有理由按兵不动,眼下中国基准利率已处于纪录低点。
此外,随著房地产回升刺激需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4年来的跌势也趋缓。
渣打驻香港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丁爽说,中国经济在好转中;他强调猪肉价格上涨是推升消费者价格的主力。
考虑到周一匿名权威人士现身党报警示高杠杆风险,渣打预期,短期内货币政策为适度稳健。
《人民日报》周一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第3次发表对一位匿名官员的长篇采访,详细阐述了中国应对当前挑战需要采取的政策。这名官员称,高杠杆是“原罪”,中国不可能依靠加杠杆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4%,非食品价格则是涨1.1%。4月份生产者价格较3月涨0.7%,是2013年底以来首度实现2连涨。3月份生产者价格环比涨0.5%。
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周浩在报告中写道,过去2个月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加速上涨,主要是因为投机资金推动钢价飙涨,而非需求改善。只要基本需求仍疲弱不振,德国商业银行认为生产者价格可能不久就会转弱。
货币政策仍宽松
综观这些因素,相信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偏向宽松。
矿业的生产者价格较上年同期下滑13%,而原物料则是跌7.7%,制造业下跌2.5%。食品和服装的生产者价格双双上涨0.7%。
食品的消费者价格受猪肉涨价的推升,较上年同期跳涨33.5%。鲜菜价格同比涨22.6%,涨幅不及前月的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