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撤离亚洲的民间资本似乎达到1600亿美元之巨,一些亚洲国家央行因而忙著筹措美元充实外汇储备。
在改革方面最有表现的亚洲国家,像是印度及印尼,俨然成为最能留住投资人芳心的赢家。
2014年,日本以外的亚洲10大经济体靠著贸易合计赚进4130亿美元盈余,为5年来高位。
正常情况下,当资金入账,央行会增持硬货币资产,避免汇率升值太快。
然而,去年这些亚洲国家央行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去年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增加470亿美元,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小增幅。
剩下的钱都去了哪儿?一部份肯定是被汇率波动吃掉了。假设亚洲国家央行顺应全球趋势,将3/5的外汇储备配置在美元资产,1/4放在欧元,8%放在日圆和英镑。
整体外汇储备缩水
美元升值的影响,会使亚洲整体外汇储备缩水2050亿美元。
但即使把这个因素计算进来,仍然有161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下落不明。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民间部门将资金移出。而嫌疑最大的罪魁祸首:日渐失色的亚洲GDP成长率。
中国今年GDP增速目标7%,是1990年以来最低,在亚洲估计外流的资金中,中国就占了1/3。
韩国及新加坡则受到全球贸易不振的打击。
在其他国家,亚洲长期以来的治理不良问题更加恶化。泰国及马来西亚同时面临领导阶层动荡,及家庭债务高企问题。印度及印尼逆势崛起。
投资人似乎愿意暂时先相信印度总理莫迪及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这两国领袖都祭出有利市场的政策,从相对年轻的劳动人口刺激出更多产值。
油价下跌也让这两个国家不必浪费经费在能源补贴上,将资金投入基础建设。
去年印度和印尼合计吸引近1250亿美元的民间资本流入。
这种分化表现是合乎逻辑的。那些认真提高生产力并且脱颖而出的国家,应该还会继续吸引资金涌入。但那些改革不足的亚洲国家,可能会继续受到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