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北马人,尤其是槟城人初八才过年,皆因拜天公大过年,槟城人可是火力全开的庆新岁。
就如同福建人的顺口溜:“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饱,初四安下地,初五隔光,初六舀稀饭,初七摸,初八摸,初九祭天公。”
根据伊兰儿zmb部落格的注解,这顺口溜细诉著福建人过年的概况,即初一和初二要得早起床,起早床后食用糯米制作的甜稀饭,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初三就可睡得迟。
初四安下地是说腊月二十四那天上天去的神仙们,在初四这天返回地面带来新一年的运程,据说通过占卜还可知道你家里的神仙从天上带回来什么东西,比如带回了红枣那预示著在新一年里平安,元宝则表示今年有财运,如果带回了笔,则表示家中今年有参加高考或毕业考的学子将会高中。
初五隔光百无禁忌
初五隔光的意思就是可解除很多过年的禁忌,比如在初一至初四在家中是不能打破碗或其它器皿的,到了初五这些禁忌就不存在了,小孩要是过年时吵闹不听话,在初一至初四大人是不可打骂小孩的,而到了初五小孩再不听话,大人们就可“家法伺候”了。
初六舀稀饭是说过年时人们常常大鱼大肉,过于油腻,到了初六这一天就要归于平常,吃点稀饭等素食用于调节饮食。
初七摸、初八摸这句话如果不是福建人就没办法理解了,初七和初八是为初九祭天公做准备工作,人们都要用手工制作很多年糕。这些年糕绝大部分是用糯米为原料做的,分为两种,一种叫“粿”另一种叫“龟”,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粿”是无馅的,一般做成圆形,要多大有多大,主要看蒸笼的大小,“粿”一般是用米浆作为原料,蒸熟后在最上面一层涂抹一层生油,然后在正中央贴上一张剪成圆形的红纸,以示吉祥。
另一种年糕叫“龟”,有馅,一般是用炒花生搅碎后加上白糖加工而成,与花生汤圆的馅类似,“龟”一般作成巴掌大小,包好后用专用的木模印在年糕的表面上,花纹就是以龟壳的样式为参照的,所以福建人把这种年糕称为“龟”,寓意健康长寿。
“龟”制作好后,在底部放一张竹叶,材料类似于端午节包粽子时的竹叶,在叶片与年糕之间也要涂抹上一层薄薄的油,以防粘住锅底或蒸笼。
民间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而玉皇大帝在闽南被百姓尊称为“天公”,所以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说法。
旧时元宵听马来歌谣
北马人一般会把元宵节称为“十五暝”,在北马,流行“丢柑嫁好尪,丢鼓娶好某”这个俗谚,福建话意谓抛柑许愿嫁个好郎君,丢鼓则娶得好老婆。
但是谢清祥表示,小时候,元宵节并没抛柑下海求姻缘这玩意,一般上,他们会在元宵节到旧关仔角去听马来传统歌谣(Dondang Sayang),妈妈还会准备炸芋头、炸年糕等小吃,让他们边听歌谣边大快朵颐。
至于抛柑的由来,他解释,古代未婚女子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在元宵节才被允许搭乘马车或三轮车出门。
遇到男子向她们搭讪或被调戏时,姑娘感到生气或害羞,就会拿柑抛向这些男子。
男方若觉得女方合眼缘,就会把柑拾起来,之后再聘请媒婆去女方家提亲。
至于为何后来在槟城,会演变成把柑抛进旧关仔角海,他相信是前几任掌管旅游事务的槟州行政议员为了推动元宵节活动而发起的。
“4”字好意头 “8”最不吉利
祖籍福建厦门海昌的老槟城谢清祥(71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原来老福建,尤其是经商的福建企业,喜欢“4”这个数字,而最不吉利的数字竟然是“8”,真是颠覆现代人的想法。
也是槟城龙山堂邱公司旅游业务主任的谢清祥说,“4”有“利利是是”的好意头,而“8”却因为“七成八败”、“七上八下”的说法,而担心会带来失败,因此,福建人的企业开业一般不选带“8”的日子。
“我们不喜欢8这个数字的,尤其是以前做生意的,可是,现在都变了。”
还有一种过年习俗的演变,令他感到不适,那就是新年期间,穿黑衣或白衣去别人的家拜年。
在这些老福建的思维中,只有家里有人过世的时候,才会穿黑衣戴孝。所以,若新年时有年轻人穿黑衣来他家拜年,真是大吉利是啊!
他说,若家里有亲人去世,三年内不能庆祝农历新年、不能张灯结彩、不能制作新年糕饼、不能大扫除等。
新年期间,福建人最讨厌听到人家骂“夭寿”(yaosiu),因为这话是在诅咒别人夭折或短命。
初七吃生菜 福建人不捞生
年初七是人日,时下流行年初七“捞生”,寓意捞得风生水起,但古时候的福建人,年初七是不“捞生”的,他们一般上会在年初七吃生菜,寓意“生财”。
谢清祥说,“捞生”不是福建人或广东人的习俗,而是在约80年代时,由餐馆或酒店业搞出来的噱头。
他表示,小时候,年初七要吃生菜,可以是薄饼(popiah)、鲜鱼(pesembur)、娘惹饭(nasiulam)、哥拉卜(kerabu)等食物,只要是没有经过烹调的蔬菜就行了。
说到福建人会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烹煮“摩摩查查”(bubur cha cha),他说,这款糖水一开始时是源自娘惹的“喷岳”(pengat),材料有各种念起来好意头的食材,包括年糕(步步高)、芋头(好意头)、香蕉(福建话“招”的谐音)。
他说,“喷岳”汤汁浓郁,而且太甜了,所以之后槟城的福建人慢慢将之改良为“摩摩查查”,保留了芋头这食材,却不再放年糕、香蕉在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