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迎接2015年,外滩踩踏事件死了36人,伤了47人。
那个夜晚,上海依然灿亮,受害受伤的人,还有──为他们彻夜揪心,无法入眠的亲友,必定留下毕生难以忘却的记忆。但更多人却是在烟花盛放、歌舞狂欢和酒精奔腾的状态度过2014,上海吞没了他们。
在这座2000万人的城市里,每天都有传奇、喜剧和悲剧。上海人见惯秋月春风和腥风血雨,他们的市民素质是中国最成熟的,发生踩踏背后的原因,也有待解开。事发翌日,也有上海市民到现场献花,愿逝者安宁。就像灾难中的纽约,或其他国际城市。
尽管如此,几乎每个巨大的城市都有一种先天的冷漠或冷静,911的世纪恐袭使纽约人动起来了,顿时有“天下大同,休戚与共”的热情;但过不了太久,人们又收拾心情,在城市的各个江湖里各自奋门、胡混或百无聊赖的活著,一起缔造这个城市的传奇或闹剧。
老电影老歌曲里的上海,一直都是巴黎纽约芝加哥的鸡尾酒混合版,再加一点民国匪谍斗争的色彩,让白先勇的金大班到了台北之后,依然可以再唠叨百乐门夜总会的昔日馀晖。文学和电影制造了我们心中的上海。因此,听著《夜上海》,哼著“你是个不夜城”的老调,或者在外滩的万家灯火上拍下到此一游的见证,我们都没把它当成一座危险的城市,直到悲剧降临那天。
上海的大马人至少有上万,他们因为工作因为学习因为公务到了上海,对著外滩和黄浦江的夜色灯火,想念的却是马来半岛上的其他城市。因此,428的净选盟大集会、505的大选,他们都没有缺席。对他们来说,上海再美,也不是自己的城市,大马人只是寄居者,始终要回到自己的地方──在那里,政客把华人称为寄居者,身份是非土著的二等公民。
两个大马女生在上海踩踏中蒙难,上海的大马人伸出了援手。在那一刻,国家和身份的意义彰显了,我们明白了“我们是谁”。
在上海的夜色和许多不眠夜里,我们需要点一盏灯,温暖远方那些陌生的大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