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0日讯)“化腐朽为神奇!”马六甲一名已退休的华裔幼稚园院长,利用一双巧手把用过的食品、饮料包装袋,编织成精美耐用的手提袋和篮子,更把她作品用作慈善用途,为华小筹款。
现年58岁的许月香是在孩子的鼓励下,于2009年开始,从零自学编织手艺,经过多年的摸索,如今所制作出来的作品,无论是创意还是手工水准,都令人惊叹。
许月香赋予包装袋新生命,从零食袋包装到即溶饮品小包装、牛奶盒,甚至是米袋、吸管等,这些平常人们用后即丢的塑料垃圾,在许月香眼中却是“宝贝”。
她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她的家人、亲友、同事、学生都会帮忙收集包装袋,甚至饮食店的业者也会特地为她收集饮品包装袋。
“我收到包装袋后,一般上就会用自家酵素及清水,把所有的袋子清洗干净,拿去晾干。在开始制作前,我得先把包装袋一一分类、量剪,才可以进行编织。”
她如细数珍宝般一一分享她做亲手制作的作品,包括水瓶袋、饭格袋、植物篮、灯笼、手提袋、铅笔盒、面巾盒等,足见她花了许多心思、时间去创作及构思。
“我丈夫时常调侃说我的手工材料‘无处不在’。只要一有闲暇时间,我就是在编织。完成作品后的那种满足感和喜悦,是我的动力。”
她坦言,编织过程其实并不容易,手工编织时,被包装袋割伤手或手指,导致流血,已犹如“家常便饭”。
“我的身体健康也出了状况,孩子们心疼我,劝我多休息,但是我就是停不下来。我想要一直制作下去。现在我比以前已‘收敛’很多,慢慢减少编织时间。”
许月香说,她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使用日历编织成手提袋,尽管至今已有多处破损,但该作品对她意义非凡。
“我家婆离世之后,家中有很多她遗留下来的日历,我觉得丢了可惜,就想到拿来编织成袋子。每当用著那个袋子时,感觉家婆没走远,就一直在我身旁。”
小儿子一席话鼓励
许月香受询时表示,当初会一头栽进这个编织手艺世界,全是因为小儿子的一席话。
“小儿子约4岁大时,曾对我说过‘妈妈,我们一起环保救地球’。这句话一路支持我走到现在,转眼间就已12年。还在他还用著我制作的水瓶袋。”
她说,这些年来她也会带著她精心制作的作品,由丈夫载送到甲州各华小义卖,为华小筹款。
“我曾经在革成学校的义卖我的作品,当时筹获逾2000令吉,让我觉得环保作品可以帮助学校,非常有意义。 此外,我也不吝于分享,曾到佛学班教导这项手艺。”
谈及最大收获,许月香笑说,她因接触这个编织手艺,才知道原来市面上有那么多咖啡品牌包装,令她打开眼界。
“以前我看到塑料袋都当作是宝,通通带回家。现在很多包装,无论是颜色、材质方面都很有趣,可以挑选喜欢的来编织。”
她直言,每件作品她都视如己出,爱不释手,所以一旦卖了出去,却没有遇到懂得珍惜的人,会令她很心痛。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完好无损的作品被放在垃圾桶,让我感到难过,立即就把那件作品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