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16日讯) 前独中教师多年埋首整理华教相关的旧剪报、旧刊物,耗时15年的时间拼凑出柔州华教的部分旧闻趣事,不定时在社交媒体分享,让更多人能够一起找出“时光拼图”,共同拼凑出历史原貌。
峇株巴辖文史工作者沈志坚曾设立木马工作室,并开设部落格—横看成岭侧成峰来“展示”峇株巴辖地方史料,不断传递“身为土生土长的峇株巴辖人,应该可以用生活的经验,做更细腻的探讨”的理念,希望更多人能够为地方史料收集尽一份绵力。
他坦言,自己并非专业的文史资料工作者,开始这条收集史料漫漫长路的起因,是因为到台湾求学海归后,有感本地的史料工作缺失,因此开始发挥自身力量,收集与自己学术相关的华教历史。
沈志坚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分享过去收集史料的漫漫长路的心路历程。
他表示,台湾的史料保存非常完整,除了有独立的文史工作者做出的贡献,当地政府亦给予一定的助力,在台湾的图书馆中能够搜获不少马华文学史。
沈志坚曾于峇株巴辖华仁中学任教,当时华中的图书馆有收集剪报的习惯,他从2005年时开始搜集史料,一晃眼就是15年。
藏书逾万存电子档
过去除了教书,沈志坚的课后时间几乎都用来与这些旧物为伍,目前已集有超过逾万本相关书籍,为了解决收藏空间不足,与资料归类的问题,他花费大量时间将剪报与旧刊物扫描,并存文电子档以便分类,并不定时在社交媒体分享。
由于曾在独中任教,沈志坚对于教育有很深的情意结,所搜集的文史资料大部分都与华教相关,包括柔佛各县曾在英殖民时期各设华小会考委员会,以及峇株巴辖在二战前即举办过大型运动会,因此承办了战后的六届柔州华校运动会。
值得一提的是,沈志坚根据多年来收集的剪报与刊物中发现,峇株巴辖是柔佛州最早设立该委员会的县市,不过,随著二战的结束,新马两地的华校即未曾举办过会考,后来的华教领袖再重组,峇株巴辖五校董事会应运而生。
峇株巴辖曾举办六届全柔华校运动会
沈志坚透露,峇株巴辖曾在1949年至1959年,曾陆续举办六届的全柔华校运动会,在当时全柔各校都会委派代表,集合后步操到大操场经济,盛况非凡。
他说,柔州在当时仅有两所华文中学,分别是峇株巴辖华仁中学以及麻坡中化中学,而因为二战的关系,很多小学生都超龄,因此当年参与运动会的多是小学生,分组亦是以年龄来区分。
“当时的峇株巴辖在柔佛州的地位,甚至比新山还要繁荣,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再加上交通的便捷程度不如现今发达,因此过去无论是在南上或北下都必须途径峇株巴辖,因此很多重大事件都会在这里进行。”
欲创建数据库,因疫情暂搁置
沈志坚坦言,文史工作的领域无法速成,真的是一步一脚印做田野调查,花费难以估算的时间精力,且工作几乎都在“做兴趣”的,因此大不部分的文史工作者几乎都是个体户,必须兼其他跟田野调查无关的工作才有办法糊口,难以专注。
尽管困难,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建立正式的数据库,把多年来辛苦收集和查证的史料存入,让民众能够更准确地查阅与了解与这座乡镇相关的历史。
他透露,去年原本和一个投资商谈好合作创建数据库,但疫情来袭只能将计划搁置,目前则继续采取较传统的方式,即将资料扫描输出成文字档,再上传到社交媒体,借此吸引网民一起来核实资料的准确性。
他呼吁,峇株巴辖民众若有不要的华小特刊或相关剪报,可转交予他,或是家中若有堆积的旧相片,亦可邀请他前去“寻宝”,协助他将这些散落在各家各户的旧资料拼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