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6日讯 )峇株巴辖慈济功德会联络处自行动管制令落实的3月中旬,即暂停对外开放接收回收资源,惟仍有民众将回收物抛掷在回收地点,而7月中旬开放后,回收量已超过行管令前的约10%,并欠缺义工协助分类回收资源。
慈济峇株巴辖联络处负责人柯慈林在接受《东方日报》询问时披露,受行动管制令影响,该联络处在过去多月未进行资源回收活动,惟在7月19日恢复回收后,各类回收资源总量高达3万3396公斤。
她说,7月份接获的回收物的总数量比去年12月的3万321公斤相比明显增多,其中杂纸、铝罐、塑料、玻璃瓶的回收量更是明显增加,不排除是因为民众在行管令期间呆在家里的时间较长,消耗更多令该类物品所致。
“增幅最多的是日常中较长使用的塑料用品,从去年12月的2088公斤,增至今年7月的4503公斤,数量惊人。”
她续称,二手衣的回收量也是高居不下,尽管7月份的回收量与去年12月的1万6507公斤相比,减少了2812公斤至1万3695公斤,惟数量仍惊心,有些二手衣的标签甚至还未拆除。
勿将垃圾参在其中
此外,尽管该联络处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已多次透过媒体、面子书等管道发出通告,对外宣布暂停接受再循环资源,惟仍有民众会将回收物直接抛掷在固定的回收地点,造成困扰。
“我们在峇株巴辖共设有16个回收站,其中设在圣模那观音宫兴义殿和中江方安宫庙前的回收站有雨盖,因此即便我们没有开放资源回收日,仍有民众在行管令期间将物品直接放置在庙宇前。”
她提醒,这样的举动不仅造成出借场地者的不便,亦让义工困扰,因为在行管令期间无法处理回收物,义工只好将物品带回家。
柯慈林呼吁,民众别在回收站关门时前往回收地点,并清楚分类好回收资源,别将垃圾参在其中加重义工的负担。
捐赠物资前应先清洗干净
本报在5月中旬报导了民众乱捐回收物予峇株巴辖爱心之家的故事,引起了社区关注。爱心之家主席莫亚霞向《东方日报》披露,在访问视频播出后情况明显改善,有意捐赠物品者亦会先致电该会询问情况,才将物品载到会所。
尽管乱抛掷回收物品至会所内的情况改善了至少50%,但仍有民众将回收物留在会所门外,为此莫亚霞提醒民众别再“好心办坏事”,加重义工负担。
二手物资中40%为垃圾
“我们在这段期间接收到的二手物资,有其中40%为垃圾,只有6%%的物品在经过筛选、清理后状况良好,才可以捐予单亲家庭使用。”
她无奈表示,在这段期间接获的回收物中,以二手衣物居多,但希望民众在捐出衣物时,别将内衣裤也掺在其中,同时捐赠前应将衣物先洗干净。
“爱心之家的义工多数像我一样是上了年龄的人,要整理大量的回收资源,不但耗时且耗力,我们实在是心有馀而力不足。因此,民众若能将物品清理干净再和我们接洽,会减少很多麻烦。”
莫亚霞也表示,目前暂未正式重新开放资源回收站,惟仍不会拒绝民众的好意,因此希望大家能互相体谅,一起创建更美好的社区。
峇株巴辖慈济功德会联络处回收资源数量对比
2019年12月(公斤) 2020年7月(公斤)
杂纸 8107.10 9659.90
衣物 16507 13695
铝罐 82.10 289.40
铁 1220.90 1679.70
塑料 2088.30 4506.30
玻璃瓶 1935.80 3163.75
电器 326.40 291.10
其他 37.50 99.50
电视机/电脑荧幕 16 12
总数 30321.10 333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