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坡5日讯)巴冬翠美古庙遭传本月9日将动土拆卸进行重建工程,引起网民关注,一群爱护文化古迹和遗产的民众于今日在网络发布公开信,坚决反对拆除重建麻坡巴冬具有143年历史的翠美古庙。
截至下午1时为止,已有超过200个人及团体联署这封公开信,联署者中包括有文史工作者陈亚才、郑昭贤、沈志坚、刘崇汉,文化遗产保存师陈耀威、大学教授张集强、魏月萍、廖文辉,行动党士姑来州议员陈泓宾,等等。
公开信中说,联署者是爱护文化古迹和遗产的公民,听闻麻坡巴冬翠美古庙即将拆除重建,并在本月9日(周日)举行动土仪式,他们甚为震惊。
公开信质疑,理事会声称将保留古庙70至80%的原貌,然而保留原貌的说法含糊。
“是否将原来建筑结构彻底破坏,再重新以石灰水泥仿古至原貌的七八成,亦算保留原貌?”
公开信指翠美古庙是麻坡硕果仅存木结构庙宇,其建筑结构和外观彰显19世纪华人建筑技艺与特色,这是在现今社会所无法复制。
此外,公开信也指,翠美古庙不仅是一间地方小庙,它承载了巴冬和麻坡华人的历史,凝聚地方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了维护文化古迹,我们应该尽力修缮她,将原有建筑珍贵的结构、材料工艺和空间保存下来,而不是直接拆除重建。”
针对民众于网络发起《反对拆除重建麻坡巴冬翠美古庙》联署活动,该庙理事会将于明日中午一时于庙宇举办交流会,届时欢迎对重建庙宇持异议的民众前来对话,了解该会欲重建庙宇的原委。
巴冬翠美古庙重建理事会主席陈绍江,在接受《东方日报》询问时就强调,该庙虚心接纳各界的批评,并愿意接受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建议,惟重建古庙的工程势在必行。
他指出,尽管翠美古庙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惟若要考究“历史”,该庙宇已并非百年前的原始面貌,“原貌”早在过去的翻新修建过程中,就已经逐渐消失。
“外界指责我们破坏古庙的原貌,但是庙宇本身就已经在过去修缮时,就被融入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当然,我们会尽力去保存现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但我们真的无法只是修建庙宇。”
他希望,反对重建庙宇的民众可亲自前看看庙宇的破损程度,包括几乎快变成空心的柱子,以及断裂的横梁。庙宇逢雨必淹已是危楼,理事会是真的无计可施才需要重建。
陈绍江也表示,古庙年久失修让理事会十分担心未来的发展状况,而过去也曾找过建筑商来估算修建费用,惟修建费用与重建费用皆令人咋舌,因此修复的工作一直拖延至今。
他说,来估算修建费用的建筑商告知,若要保留已经被白蚁严重腐蚀柱子与横梁,需要100万令吉,且仅能维持的年数仅3至5年,未来要不断地更换支撑的柱子与横梁,同样需要耗费近百万令吉。
后来,另一名建筑商则估算,重建庙宇的费用为约200万令吉,且能够维持的年数更长,在衡量了权衡利弊之后,理事会才决定采纳了重建的建议,惟保证会保留70%至80%的古庙原貌。
理事会考虑公布绘图
针对网络展开的重建反对联署中,对理事会承诺会保留古庙70%至80%原庙的说法表示质疑,陈绍江表示,外界若对如何“仿古”有疑问,该会考虑对外公布重建的绘图与细节。
在此之前,他也欢迎有任何对保存古物建筑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前来与该会共同商议如何保留古物的细节。
他续说,在初步的规划中,始于百年前的庙宇地砖以及大门,还有屋梁上石龙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在不破坏的情况下保留在庙宇中,惟施工过程若真的无可避免的有所破坏,则会采用最接近的材料进行仿制,确保不丢失建筑物的特色。
他也强调,理事会并非随随便便即决定重建古庙,而是曾向该庙主神清水祖师乩示并获得允许。
“接下来不排除会向新山古庙理事会取经,了解如何在进行工程中保存建筑物的历史细节,确保重建庙宇不会乖离原貌。”
另一方面,陈绍江也表示,来临2月9日的动土仪式只是一个“仪式”,并非要正式拆建庙宇,并要求外界勿再带有有色眼镜看待这件事情。
麻坡巴冬翠美古庙为当地重要的历史古迹。庙宇内以无钉木制建筑闻名,但百年遗留下来的柱子与横梁,已遭被白蚁严重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