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31日讯)仙特拉巴刹因建筑被证实为危楼,该巴刹所有的贩商于2年前被迁移至峇章临时巴刹,仙特拉巴刹的建筑也已被全数拆除,以进行重建工作,《东方日报》探悉,州政府有意将峇章临时巴刹作为永久性巴刹,仙特拉巴刹原址则或将充作其他发展用途。
甲州房屋、地方政府、环境事务及绿色工艺行政议员拿督郑国球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州政府耗资数千万令吉以兴建峇章临时巴刹,因此当局有意要保留该临时巴刹。
“我们考虑在仙特拉巴刹原址上进行其他的发展计划如兴建多层停车场,峇章临时巴刹将成永久性巴刹,这是我们的初步想法。”
惟他强调,目前还未与巴刹贩商们展开对话,因此仍还未有最终定案。
“生意好的人当然不愿意搬走,生意变差的人则会希望搬回原址,这些我们都理解,所以在作出决定前,先了解贩商们的意愿。”
他说,市政厅今年在该临时巴刹提升了许多基本设施,如新增停车场、新设雨盖走廊、增建厕所等,为民众及贩商们带来便利。
本报记者走访该临时巴刹,绝大部门受访的贩商们均对该临时巴刹的地点及基设感到满意,惟促请当局须尽快提升巴刹内排水系统问题。
蔬菜小贩赖明智(50岁)指出,他在刚搬到峇章临时巴刹营业时,顾客减少了约60%,但经努力顾客量逐渐回升。
“我还记得当时搬过来首半年生意惨谈,原有顾客大量流失,还得支付员工开销,那段期间可说是‘倒贴’期。”
冀提升沟渠改善排水
他说,现在生意已渐渐步入轨道,也成功吸引回80%的顾客。
“实际上我认为两个巴刹地点都有各自的优点,仙特拉巴刹毕竟靠近车站,是中心点,对于乘搭公共巴士的顾客们来说比较方便。”
他坦言,自己倾向在临时巴刹继续营业,但一切顺其自然,视有关当局安排。
“此外,这巴刹的排水沟渠一定要提升,这里的沟既小又浅,沟水几乎不流动,成蚊子繁殖地,顾客们都投诉这里蚊子很多。”
肉鸡小贩陈先生(34岁)则表示,搬过来峇章临时巴刹后,生意量不减反增,门市生意增加了约30%。
“之前在仙特拉巴刹营业时,档口的分配较为散乱,可能只有在前面的档口可吸引顾客,而这里的档口一目了然,大家都有机会做到生意。”
他说,若给予选择,他还是希望在临时巴刹继续营业,只是希望当局增加清理污水及污油的次数,同时改善沟渠问题。
搬迁后人潮少生意量减
卖鱼小贩郭金华(68岁)表示,相比之前,峇章临时巴刹人潮较少,人潮在早上约11时就会渐渐散去。
“以前在仙特拉巴刹,下午5时、6时还可以看到人潮,现在这里早上11时就没有顾客,下午2时整个巴刹就变得很冷清。”
他指出,或许是仙特拉巴刹与车站毗邻的关系,因此可吸引较多人潮,而临时巴刹距离车站较远,生意量就有些许差强人意。
另外,熟食摊业者许女士(70岁)受访时指出,自己则较喜欢仙特拉巴刹,因为搬来后,顾客减少许多。
“现在是假期还可见到有一些人潮,过几天开学了,我想会更冷清。”
她说,自从在峇章临时巴刹营业后,流失了不少老顾客,顾客也不会特地来吃东西,因此希望可以搬回到仙特拉巴刹。
资料档:
马六甲仙特拉巴刹于2004年建竣,2011年起巴刹陆续出现漏水、严重地陷等问题,为了贩商与公众的安全,2017年年杪起商贩们搬迁至峇章临时巴刹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