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4日讯)《2019年青年社团及发展(修正)法案》三读通过,将青年的定义从40岁下调至30岁,对注册在青年组织注册局(ROY)的青年组织造成冲击,已有青年组织考虑在社团注册局(ROS)注册另一组织,以便顺利运作。
国会日前三读通过上述修正法案后,受影响的主要是向青年组织注册局(ROY)注册的青年组织;至于乡团和社团则是在社团注册局(ROS)注册,其附属的青年团是根据母会,或是青年团的章程下行事,因此不受影响。
根据青年组织注册局(ROY)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共有8986个团体组织向该局登记,这些组织的领导层年龄介于36至40岁的占了当中的25.1%,31至35岁则有30.8%,30岁或以下的占据大部分,即44.1%。
青运全国总会长周世文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坦言,过去青年的定义是15岁至40岁,如今一下子调至30岁,间中少了10年,对该青年组织打击很大。
他说,该组织活跃的年龄层在各州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估计在全国活跃的30岁至40岁会员约有40%,随著年龄下调至30岁,他们将因此失去资格。
“很多30岁或以上的活跃会员都是在10年前加入青运,随著科技的进步,参加青年组织的青年已受到一些影响,如今再调整年龄层,对组织冲击不小。”
他也坦言,若要将青运从青年组织注册局转至社团注册局,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还涉及资产等问题。因此,或许会考虑保留青年组织注册局外,另再向社团注册局注册一个组织,让另一年龄层的会员参加。
“无论如何,这需要通过中央代表讨论和表决才能做出决定。”
周世文也提到,目前有不少州属表态不跟随联邦步伐调整青年年龄,相信是为了照顾30岁至40岁的年龄层,许多的政策和计划仍涵盖此年龄层。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陈建良则认为,若将青年年龄上限设在35岁尚可接受,但下调至30岁影响很大,而且对未来人才的栽培造成冲击,该组织的会员有超过1/3在30岁以下。
他说,青年组织活动是栽培人才的平台,但政府在没有给予更充裕时间的情况下,便仓促通过。若要实行相关政策,政府首先应该考虑废除1971年大专法令。
“组织的运作和人才的栽培需要老中青不同年龄层的贡献,青年也需要有智慧和经验的人领导。”
青运柔佛州分会主席颜丕永反映,将青年的年龄下调至30岁,将造成很多组织面对青黄不接的问题。
他以该会为例,最活跃的年龄层在25岁至29岁,上述会员年龄一旦超过30岁,将无法继续在组织活动,现有30岁以上的会员也不知该“何去何从”。
经济稳定才入会 调至35岁更理想
许多社团和组织近年来面对青年不愿加入的困境,若青年定义调至30岁,将进一步冲击加入组织的人数。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拿督斯里郑金财指出,虽然乡团公会的青年团是附属在母会,不受青年年龄重新定义的影响,但选择加入组织服务的人,都是在经济和家庭稳定后,才选择加入社团组织。
“青年在大学毕业后投入职场,过后组织家庭,大部分要在35岁或年龄更大后,才有时间和稳定的经济投入组织,因此调整到30岁并不适合,35岁会更理想。”
他说,基于不容易找到人进入青年团,有些华团甚至将青年团年龄设在50岁以下,但仍不容易找人。因此,若将年龄设在30岁,会造成青黄不接的问题。
马来西亚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主席拿督张润安也表示,不少社团组织已面对青黄不接的问题,如今下调至30岁对青年组织或青年团造成更大的压力。
他认为,大学毕业后已23或24岁,工作几年后加入青年组织很快便达到30岁的年龄限制,学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应该将青年的年龄调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