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珍14日讯)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拿督阿末玛士兰表示,由于笨珍每年能生产市价高达400万令吉至500万令吉,重量超过1000吨的鲜蛤,该地区深具潜质发展为鲜蛤(kerang)生产中心。
他表示,目前笨珍尚未有一个主要的生产中心,未来当局将充分运用这个潜能,将当地发展为全柔最大鲜蛤生产中心,从而协助增加当地渔民的收入。
他指出,当地鲜蛤的产量逐年增加,预计今年的鲜蛤的总产量能够高达2000吨。
他周六上午是在亚逸峇礼,为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师生所研发的“壳类及软体海产处理系统”(Molluscure System)主持推介仪式后,在记者会上这么表示。出席者有柔州旅游、商贸及消费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郑修强等。
高于峇株麻坡
也是笨珍国会议员的阿末玛士兰指出,笨珍每年的鲜蛤产量也高于峇株巴辖与麻坡。峇株巴辖与麻坡区每年的产量分别是300吨与150吨。
他指出,鲜蛤的价格目前大约每公斤12令吉,而批发价介于每公斤5至6令吉之间。目前笨珍县约有250名渔民在全长60公里的海岸养殖鲜蛤。
他相信,干净的水质是提升产量的主要因素。
由工大所研发的“壳类及软体海产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海产,包括双壳软体动物,如鲜蛤、蚌类及生蚝内的重金属及杂质,从而提高海产的附加价值。
设计类似储水槽的“壳类及软体海产处理系统”处理机,能容纳约700公斤的鲜蛤,当海产放入处理机时,机内的纳米气泡和试剂会产生作用,将重金属物结合在一起并排出,达到净化海产的作用,因此将鲜蛤放入处理机中,将能提升其品质。